噩梦—宝宝情绪的安全阀

如果宝宝说常常做噩梦,或者经常从噩梦中惊醒,妈妈总会感到惊恐,但是根据最近的一份研究指出,宝宝做噩梦是正常的,他不会因此而生病或者产生不良情绪。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安全阀。

梦是宝宝情绪的反映

1岁的宝宝虽不善表达梦境,但是他会做梦。当宝宝接近两岁时,他就可以用语言来讲述对梦的回忆。

Q:宝宝都做哪些梦?

A:宝宝做梦的内容并不复杂,多半与白天时的压力和情绪有关,宝宝对白天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如受惊吓、被责骂、严厉的管教、突发意外等,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并将它们储存在脑海里,到睡觉时便容易有做噩梦的现象。

Q:梦是什么?

A: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依德的说法,梦是某部分清醒状态时精神活动的延缓。儿童在白天的现实生活中,当其内在渴望或期待因现实条件或规范无法(完全)满足时,便可能会借梦来满足内心的冲动,或是当其处于重大危机,却无法适应或合适应对时,梦就成为一个抒发情绪、发泄能量的场所。无论是好梦还是噩梦,它都是为儿童设计一个允许表现和虚拟的舞台,去做他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不做、不行的事情。总之,梦是一种心理缓和剂,安全阀。

美国一位专攻睡眠方面的专家佩杰博士指出,有两种常见的噩梦,一种是梦魇,通常有很逼真吓人的梦境,这经常会吓醒宝宝;另一种是恐怖的夜梦,梦里是一些惊慌和极端的片断。

Q:宝宝做噩梦时妈妈最需要做什么?

A:偶尔的噩梦并无需多虑,因为这是潜意识运作的过程,主要是让宝宝在梦境中,释放和缓解某些情绪,以暂时获得心灵的安慰和平静。但若是持续性的噩梦,特别是宝宝醒来之后仍长时间感到惊慌,恐惧,害怕,便是宝宝承受过多压力的信号,你最需要做的是鼓励宝宝将梦境讲述出来,就会发现影响他情绪的重要线索,真正了解宝宝这段时间的情绪。

赶走噩梦出奇招

佩杰博士解释:让宝宝安心、适当倾听、支持鼓励是唯一的治疗方法。如果使用药物治疗,会进一步导致睡眠的失常与紊乱。

妈妈注意倾听,鼓励宝宝将噩梦说出来。

如果宝宝的语言表达有欠缺,可以让他用绘画的方式,用纸和笔将噩梦描绘出来,这也是一种理想的表达方法,可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在倾听宝宝的诉说或分析图画时,你不妨充当一下心理学家,尝试将宝宝从虚幻中拉到现实,向他证实:“一条蛇在你衣柜里是不可能的,根本不存在会吃小宝宝的大怪兽。”

儿童心理学家更有趣的建议:借助一些游戏帮助宝宝摆脱噩梦困扰。

茵茵最近经常做噩梦,于是爸爸决定和茵茵一起赶走噩梦。爸爸走进卧室,连喊了3次“噩梦!噩梦!离开房间!”不要小看这种做法,宝宝信任父母,他相信你有力量解决一切难题。这是一种有效的游戏方法,不信你可以试试。

看比利时著名的儿科专家的另一奇招。

他们用羽毛编织了一张网,取名为“捕捉噩梦神网”。当然,这只是一张象征性的网。网的制作非常简单:取一块钉着长钉的木板,长钉之间用铁丝网相连。然后把它放在窗前。然后告诉宝宝,噩梦从此再也进不了房间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