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于丹现象看家教

于丹,这个北师大的教授,因应邀在《百家讲坛》连讲7天《论语心得》而一举成名。于丹,一石激起千层浪,她对《论语》的演绎引来了学术界的纷争,有人站出来痛斥她,也有人跳出来力挺她。一时之间,于丹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于丹的成名虽引来众说纷纭,但她融理性光辉和率性坦言于一体的讲述不能不说是精彩的,她能实现从“印刷厂的一个职工”到“北师大的教授”到“众人皆知的学者”这样的人生三级跳,不能不说是成功的。

当很多人在扑朔迷离的于丹热中各抒己见之时,出于职业习惯,我更感兴趣的是关于她家庭教育的话题。

在接受采访时,于丹说:“我的童年是沉重的。”具体体现在:一、研究文史的爸爸从于丹3岁起就让她练字,并且不考虑她对“柳体字”的兴趣,而是强硬地要求她练魏碑,目的是让她从间架结构练起。二、从4岁起,于丹就被父亲要求读《论语》以及很多经典名着,即使年幼的她觉得枯燥无味也要无条件地背下来。这样严厉的家教使于丹的童年显得很沉重,也很孤独,但于丹说,如果没有父亲当时对她的严格训练,就没有她今日的成就。成人之后的于丹,在一次次经历人生历练的过程中不断地领悟经典文化中的深蕴,她现在并不沉重,也不孤独,正如她说的她是一个爱玩、爱闹的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透过于丹的回忆,我们不难发现,看似严苛的于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坚守原则、不向子女妥协、教育意志坚定的家长。这些特质都对于丹的成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于父找到了教育女儿的最有效路径,通过练字要从间架结构练起和学知识要从经典文化学起,我们可以看出,于丹的家庭教育对她的学校教育做了丰富的补充,对她的职业选择也做了无形的铺垫。坚定的教育意志使于父没有向女儿妥协,他坚守着自己的教育原则,没有在对女儿的纵容中使女儿于懵懵懂懂间多走不必要的成长弯路。在父亲的正确指导下,于丹的每一步都是有效的,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她避开了盲目前往却发现此路不通的尴尬,当很多人因为意识到此路不通而重新选择时,于丹则在既定的道路上奔出了很远。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别人“不进”时,于丹“进”了。从而,差距就拉开了。

现在的很多家长也有自己的教育原则,体现在: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既然别的孩子上补习班,咱家孩子也要上;不管孩子爱不爱好,既然别的孩子上兴趣班,咱家孩子也得上。其实,真正得益于这种“大帮轰”式教育的孩子很少。

还有一些家长根本没有自己的教育原则,就像装在气球里的水一样,任由孩子挤成各不相同的形状。导致孩子在需要成人正确引领的阶段失去了宝贵的难以弥补的家庭教育课。

小时候在同一个班级读书的孩子长大后却拉开了明显的差距,造成同一起跑线上的生命个体产生巨大差距的原因有很多,不过,家庭教育的差异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希望更多的家长能从于父的教育方法中得到启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