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留守女童的心理变化

那天,温州电视台小飞鸽栏目要我对他们反映城乡儿童换位生活的节目做点评。这是电视台和有关部门联手开展的一项活动,实际上就两个主角:一个是瓯海泽雅山里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女孩;一个是温州一企业主在读幼儿园的宝贝儿子。事实上,男孩由父亲开着小汽车送到乡下后,当晚因为哭着不肯睡觉,就接回了城。所以,真正的活动主角只是这个女孩。

她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南方打工,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日子,平时很内向,很少说话。这个家庭的贫困一目了然:破旧低矮的木屋,颤巍巍地拾着门前树叶的老人!

她的表情为何这么“僵”

这是看摄像带时,主持人让我注意的问题。的确,女孩换位生活的三天时间里,从坐小车进城起,基本是一成不变的表情:眼睛注视着窗外,注视着周遭,没有一般孩子见到陌生的新异刺激时的惊喜、快乐、兴奋。但看得出,她注意力高度集中,还有紧张。除此,没有露出别的面部表情,的确有点“僵”。我想,她的内心一定在翻江倒海,如果说她在“克制”,我以为有失自然。她毕竟只有10岁左右,三天里接触这么多全新的环境刺激,总该有“情不自禁”的时候。

依我看,表情的“僵”除了她可能想努力达到大人要求的“懂事”外,还存在感情麻木的因素。这是因为作为留守女童,她在成长过程中接受的家庭教育是隔代教育,一方面与父母感情沟通机会比受亲子教育的孩子大大减少,另一方面与替代父母的祖辈沟通由于年龄、观念的较大差距也会比较少。在个人成长的社会化过程中,他们因此情绪表达的学习、模仿机会便比较缺失。这是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可能形成个体的孤独性格和人际关系智能水平偏低。

在今年温州市妇联家庭教育论文评比中,我注意到一份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在回答“考试考砸了,爸爸妈妈不但没有骂我,反而鼓励我”时,会否感动?该校小学部68名接受家庭隔代教育的学生表示不感动,其比例比受亲子教育的学生数多13.5﹪;在回家常常跟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谈学校里的事吗?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中极少谈的占到36.8﹪。

理想怎么从老师变成老板

这是主持人的另一个问题。其实,小学生的理想从总体上看具有共同的特点:飘忽不定,常常随即时的强烈感受而变化。不要说三天,朝定夕改也很正常。这位女童最初的理想是“当老师”。三天城里生活下来,回答同样的问题时,答案成了“女老板”,恰恰表明尽管她三天里表情单一,但内心的感受如此强烈,以至于她可以完全不顾自己三天前的表达。

到底她这三天是怎么过的?原来,与她换位生活的幼儿父母是企业老板,经济富裕、生活高档,这次愿意将儿子与她换位,既有对儿子教育的期望,也有对贫苦孩子的爱心。所以,主妇接待她,非常热情:到发廊里去剪一个流行的儿童发型;洗有趣的泡泡浴;丰盛的食品,甚至知道女童的愿望是吃鲍鱼时,也二话没说地满足了她……

应该说,理想是教师或女老板都无可厚非。但她的理想“老母鸡变鸭”的动力,显然主要是生活享受、繁华的城市环境。这个改变对组织爱心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有思考价值。那就是:到底怎么表达自己的爱心将更有利于贫苦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对留守的穷苦儿童,物质上的给予比较容易做到,但满足过度并不是可取的。农村孩子到城市家庭体验生活,让他们体验的应是占城市人口绝大多数老百姓真实的常态生活;让他们看的应是有助于他们人文精神提高的东西。当他们提出高出普通人家水平的要求时,可以告诉他们,一般人家没有接触过他想的东西等。即使是干部、富商人家,也应这样,防止农村孩子误解。这些,是组织者事先需要向参与家长说明之处。

积极看待留守儿童

不少人提到留守儿童,主要感觉是他们可怜。其实,很多留守儿童自己并不这么看待。有个初中生这么说:“我的爸爸妈妈都在国外,我时常觉得自己是个孤儿。有时候碰到困难与挫折,也不能得到父母的帮助。不过,我也因此学会了坚强,学会自我安慰,学会独立地面对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想告诉那些爸爸妈妈在家的同学,一定要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你看,这个留守孩子虽然觉得孤单,但养成了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更有意思的还不忘同伴教育。

以积极的目光看留守儿童,我认为让他们的父母克服与孩子空间距离造成的不利,最好是利用各种形式(电话、写信等),保持与孩子精神上的交流,这非常重要。因为父母之爱是任何人都无法代理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