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老师交流时你是哪类家长

期中考后,家长会是少不了的。而家长会上,老师的总体性评说常常让家长觉得不解渴。于是,会后的个别交流成了家长会必不可少、甚至是更受家长重视的一环。可是,与老师的个别交流中,家长们的表现是否得当呢?

家长类型一:如饥似渴型

老师的常规总结总觉得没有针对性,没唠到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就认为家长会是白开了。会后,无论如何都要与老师沟通,把话唠透才能心满意足地离开学校。

家长类型二:避而不谈型

与“如饥似渴型”家长相反的是,这种类型的家长总觉得跟老师没有什么话可说,或对于个别交流觉得无所谓,甚至嗤之以鼻。此类家长的想法一般处于两极,一种是自觉很懂教育,孩子的事情有信心自己搞定;一种是觉得说了也白说,孩子油盐不浸咋都没辙。

家长类型三:思维跳跃型

此类家长心里憋着一肚子话想与老师倾述,孩子的成绩得说,孩子的习惯得谈,孩子的心理也得唠……他一人“霸”着老师,根本不给别的家长接触老师的机会。

家长类型四:抱怨不断型

一提孩子满口抱怨。孩子成绩一有起伏,家长首先把持不住,指责不断、垂头丧气,抓住老师使劲儿告状,把气氛弄得跟批斗会似的。

家长类型五:纵容护短型

家长不愿面对孩子的缺点。总觉得孩子没长大,老师的话有点儿危言耸听,把孩子的问题看得太重、太大了。于是,一再和老师强调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如何如何……

家长会上的“沟通”方法

家长会上,家长往往有许多关于孩子的事情要与老师沟通。如何有效地达成家长与老师间的沟通呢?

首先,就时机来说,家长可以在平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多与老师沟通,简明扼要地描述孩子的实际情况,不一定非要家长会上与老师说个没完。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过多地接触。家长会上,老师以一对多,如果家长个个都进行个别交流根本不现实。因此,家长最好在家长会的前一周内与老师沟通,那时老师应该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准确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可以有时间把孩子在家及在学校的情况做以对比,及时调整。

其次,就方式来说,家长会只是家长与老师间多种沟通方式中的一种。如果想及时了解、纠正孩子的问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但千万不可对老师“避而不见”。当然,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E-mail等形式来联系。

再次,就主题来说,双方交流时,家长最好让老师了解自己孩子现在最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指导,不要信马由缰,抓啥说啥,一味啰啰嗦嗦、面面俱到,搞不好把老师也弄蒙了。家长与老师讨论的范围当然可以不只局限于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一定要有主题,让老师明确家长所想、学生所需。家长应注重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有哪些思想变化,学习是不是主动,方法是不是得当,思想是不是有波动,特别是针对青春期的孩子更应该在这些方面多关心孩子,而不是只关心孩子成绩的高低。在与老师沟通时,要有的放矢。要知道,一次谈话不可能解决所有难题,因此,最好主题清晰、目标明确,让老师的工作也好有个抓手。孩子的学习成绩源自于多个方面,例如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青春期心理等这些都是沟通的重点。将这些问题处理好,孩子的学习成绩自然不在话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