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维特的教育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人的教育是包括多个方面的,有知识的教育、有品德的教育、有气质的教育,还有生活等各方面的教育。学知识是一辈子的事,而学语言、学做人却越早越好。
早期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形式,与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共同沟成人一生的四大教育支柱。
学前教育(幼儿园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在我国已经奉行很久,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孔子时代就被广泛应用,唯独早期教育被人们所忽略。大多数人认为婴幼儿时期的孩子不懂事,没法教育。只要管好他吃喝拉撒睡就行了,教育是上学以后学校和老师的事。这种观念是不对的。
天才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天才是早期教育的结果。所谓天才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了最大发挥的人。婴儿接受的教育越早,他的潜能发挥的就越大,相反对他实施的教育越晚,他学习的潜能就发挥的越小。好比一个人一开始的潜能有100的话,如果刚出生就给他有意识的教育,那么,他的潜能就有可能开发出接近100的能力。而如果到5岁才开始教育的话,他的潜能只能发挥出60的水平,假如等到8岁或者更晚才开始对他教育的话,他的潜能就只有20-30或者更低的能力了。也就是说,教育开始的越晚,人的潜能就发挥的越少。这就是有名的潜能递减法则。
每种动物的潜能都有他的关键期,比如,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伦茨发现了小鸭子的认母关键期,是在小鸭破壳而出的16-20小时之内。在这个时期谁在小鸭子面前走动,小鸭就认为谁是他的母亲,然后它就紧紧跟着一步不离。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小鸭子就失去了认母能力。
还有一个语言发展的例子,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了由狼抚育大的女孩卡玛拉;后来她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卡玛拉经过7年多的教育,才掌握了4、5个单词,勉强学会了几句话。这一事例说明:从出生到上小学以前这个阶段,对人的语言发展极为重要(发音系统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神经通路,以后要想改变是非常困难的)。
人的头三年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有人这样比喻人的大脑,0-3岁就好比给孩子的大脑配置硬件,是配置286还是奔腾4,全在这个时候。而3岁以后的发展就象给电脑配置软件,软件运行的快慢完全取决于先前的硬件配置,如果你给孩子装配的是286,那么将来只能运行低级的DOS系统。如果配的是奔腾4,那么将来什么样的软件都不成问题。
对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就如同制造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了他一生的雏形,长大以后的学习教育,只能算是打磨雕琢和加彩调色的过程了。
教育的理念就要使儿童的潜能发挥最大化。遗憾的是由于教育不得法,人们的大部分潜能都被埋没。挖掘人的潜能就是要尽早开发婴幼儿的智力,尽早给予婴幼儿必要的诱导和刺激,促进他的大脑尽早发育完善。
早期教育在许多国家早已风靡盛行,早在200多年前的德国就有了早期教育的先例和专着。老卡尔.威特是有记录以来第一个对自己的儿子实行早期教育的人,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教育的小卡尔.威特8岁的时候就能娴熟地运用六种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文学,擅长数学。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935年季羡林老先生曾就读此校),14岁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和国王奖学金,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最终成为德国法学专家,23岁业余研究但丁,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无意中成了研究但丁的权威。
老卡尔.威特说:天才不但是教育的结果,更是早教的结果。从出生到3岁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截然不同。刚出生的婴儿认识母亲,是因为经常和母亲在一起,在经过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的整个面孔原封不动地作为一个“模式”印在大脑中。婴儿的这种模式记忆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情不会厌烦。所以,3岁前也是所谓“灌输教育”的时期。婴儿依靠动物的直觉,具有瞬间识别的能力。婴儿期他的大脑还处在空白状态,无需象成人那样分析综合,他具备一种不需理解的吸收能力。如果家长此时把所有行为举止全部呈现在婴儿面前,那么他就会毫无区分地全部接收,并在大脑中形成积淀。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岁孩子的大脑中积聚了大量的生活元素,就在这种模式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孩子一生的性格特征。
老威特进一步阐述,人在0-3岁的学习方式是模式学习,既无意识学习。而成人以后的学习是有意识学习,也叫主动学习。而恰恰就是这种小时候的被动学习法,一直以来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这种看似简单的学习,比如学习语言的能力、认知能力等,是婴儿特有的。人一旦长大了,再想用婴儿的方法学习语言,已经不可能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设学校教育的国家,我们有2000多年的教育史,但却不如欧美等国家对教育的理解深刻。我们注重的是知识教育,而欧美等国家注重的是对人的教育。在美国有专门的卡尔.威特早教协会和自然教育法基金会,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年轻父母接受早教课程。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早期教育热潮,象铃木教育、木村久一父母学堂等遍布日本各地。可是在中国,我们不重视早期教育,也不重视母亲教育,我们以妇女无知为荣(“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把早期教育看成,就是给孩子好吃的好玩的,从没把孩童3岁以前的智力开发当作一回事,任其孩子宝贵的黄金岁月白白流失。然而,一旦等到孩子6岁开始上学了,人们好像一下子懂得了教育,千方百计给孩子施压,不惜花巨资将孩子送进一流的幼儿园、一流的小学、一流的中学和大学。每每看到教育教学成了孩子们的苦狱,学习成了对孩子的一种灾难,我们不得不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深感忧虑。
目前我国的教育现状犹如中国的足球,如果它落后到任凭怎样努力也无法望及世界冠军项背的时候,那么,与其争当国家队的先锋,不如去给青少年当当教练,去做一些普及提高的工作,从娃娃抓起,从全民普及做起,从基础做起。
如何让众多的家长摆脱为了孩子的学习而焦虑的羁绊,让广大的父母从苦狱中解放出来,变急躁为欢乐,实施0岁开始的教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民族的未来和父母的焦虑,都集中到了一点——孩子的身上。最昂贵的奶粉和最华美的童车都无法培养出一代民族的精英,疗救民族的希望恰恰掌握在我们每个父母的手上。
有人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当权者手里,倒不如说掌握在母亲手里。
还有人说,父母的堕落和自私,污染的是人类的源头。
这样的危言耸听能否惊醒沉睡的父母?
教育是塑造人的艺术,又是审美的艺术,因此,需要一大批懂得艺术、懂得创新、懂的人的人,去理解、去关爱、去贡献、去付出。
可就这么一个神圣的使命,早几年却被人解释成一个产业。这是严重的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亵渎,也是对教育原意的严重误解。
早期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那种渗透到骨髓里的影响。我们每个父母都是从儿时过来的,只要我们扪心自问就不难发现,童年的经历最记忆犹新。童年是美好的也是最宝贵的,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识,是我们一生的记忆、理解和感情的基础,也是我们最初形成性格、习惯的决定因素。
孩子的成长关键在父母,在于他婴幼儿阶段密切相处的母亲。
他将来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还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人生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是具有信任感还是易于狐疑;是宽宏大度还是鸡肠小肚;都和抚养他的人的态度与品质有着极大的关系。无疑,一个孩子的个性将决定孩子将来的学习成绩以及为人处世的方式,这是长大以后无法重塑的。孩子一辈子的幸福与否,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身为父母的幸福也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了!池莉曾说,一个人最需要学习的就是与人相处的本领。与人相处的能力和鉴别他人的慧眼,是人一生的功课,这门功课的功底深浅,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是否生存自如和快乐的源泉。
理想的人才是有理想的早期教育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