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心理不利于教育

“如果将来我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吃我受过的苦”,“我的孩子绝对不能走我以前走过的弯路”……生活中,谈到孩子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说,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他们也总是想方设法要把自己所没有享受过的东西给他们,心理专家将这些家长的做法称之为“补偿心理”。那么,这样的教育方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花季少女难快乐

15岁的小娴常常是亲朋好友夸赞的对象。“看人家小娴,人不但漂亮、听话,唱歌、跳舞也经常获奖,有个这样的女儿真是福气啊”!每每听到这种话,小娴妈妈都高兴得合不拢嘴,她仿佛看见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就要在女儿身上实现了,心里更加兴奋和幸福了!

但是,小娴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想想也是,从4岁开始就被妈妈逼着参加各种“兴趣”班,在别的孩子玩游戏、逛街的时候,她却不得不一遍遍练习“兴趣”班老师规定的舞蹈和歌唱的内容。一有比赛,妈妈就急忙去给女儿报名,希望小娴能载誉而归。疲于奔命的小娴一喊累妈妈就掉眼泪,弄得父亲也劝说小娴:“你妈妈年轻时多喜欢唱歌啊,但由于家庭困难,不得不早早参加了工作,既然你有唱歌的天分我们也在努力给你创造条件,你可不能再留下像妈妈那样的遗憾了!”父母如此劝说,虽然不快乐,小娴却也不得不坚持下去。

父母重压惹的祸

生活中,像小娴母亲这样,由于年轻时一些愿望没有实现,希望孩子能替他(她)实现梦想的家长大有人在。据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彭熠介绍,这就是所谓的“补偿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父母往往会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来塑造孩子,教育孩子也不从实际情况出发,而是带着自己的某种强烈愿望去要求孩子,结果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彭熠还介绍说,补偿心理一般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分对孩子施加压力,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单方面地强加给孩子来实现。比如强迫孩子学习弹琴、绘画或者其他他们不喜欢的专业、技能。另一种是家长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就给孩子“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待遇,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行为也属于补偿心理,比如自己小时候害怕考试,孩子也遇到了类似问题,家长就拿自己的儿时经历“现身说法”,放纵孩子逃学、逃避考试等。

“补偿心理”危害多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孔德荣告诉记者,怀有“补偿心理”的父母往往不考虑具体情况而去强迫孩子按自己的要求成长,这种做法实际上有悖因材施教的原则,还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让孩子形成强迫性格或患上强迫症,导致成年后做事情犹豫不决,个别孩子还会变得极具控制欲,不利于以后与他人的正常相处和交往。彭熠也谈到,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他们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而这些孩子一旦满足了父母的要求后,往往会因为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厌学,毕业后“啃老”、不愿意工作的情况大都与此有着密切联系。

同样,过分溺爱、放纵孩子,也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孔德荣告诉记者,过分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变得没有目标、没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能力难以得到必要的培养,成年后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处理事情,都会变得懒散、过分依赖他人,一旦遭遇挫折和失败则很容易变得灰心、失望、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

“因势利导”为上策

究竟怎样才是父母与子女正确的相处之道呢?孔德荣认为,父母与孩子相处既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又要推行民主的行为方式,从而让孩子形成愿意与别人接触,懂得适当地关心他人、与他人亲密相处的健康人格。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既不会受宠若惊,又不会产生爱的缺失感,遇到挫折也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

同时,家长和孩子的交往还要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首先是相互性原则,要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其次是交换性原则,家长要考虑孩子从父母身上得到与失去的是否对等;再次,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健康成长;最后是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每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正确评价是支持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要防止孩子的自我价值受到别人的否定和贬低。

彭熠也指出,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孩子的潜能和优势,从而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要尽可能切合孩子的实际,否则盲目给孩子施加压力会给他们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