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的力量

厌学的孩子

我现在是一名职业高中的学生,开学以后就要进入高三了,可是过了这个暑假我就不想继续以后的学习生涯了。

我心里很乱,我的选择对不对呢?我已经没主意了。上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上了高中,学习老是跟不上。于是心理防线崩溃了,开始厌学,不管在平时学习还是在大型考试上,老是紧张不起来,好像一切都跟我没关系。前不久,我把自己的想法跟父母谈了,他们非常生气,硬是逼着让我上学,爸爸还跟我讲他的老故事,一直讲到深夜。可是他说的话我一句也听不进去,从这以后我产生了更加抵触的情绪。现在我想问一问李老师,我不想上学了,我的选择对吗?如果说非要继续上学,为什么我就是不想学呢?

我想对这个男孩说:不管你怎么厌学,在你这个年龄,你的社会角色就是学生,这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不管你在街上闲逛,在家里傻待着,想学也好,不想学也好,你的身份都是学生。既然是学生,就要有学生的生活,至于学习好还是不好,这是其次的,重要的是保持学生的身份和学习的行为。高中是普及教育,甚至在很多发达国家,大学教育都是普及教育,所以我比较支持你爸爸妈妈的要求。

临床上见到不上学的孩子,总有一些特殊的理由,实际上没有一个理由可以不上学,这是一种对自己的放弃。有的孩子内心产生了对学习的抵抗,有的孩子只是对父母愤怒,通过放弃读书来挫败他们。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潜意识的。这个孩子在信上谈他的学习一直不成功,他总是学习不好,所以无法为学习兴奋,一谈到学习他的整个大脑皮层都是压抑的,甚至有现实隔离感。觉得自己好像跟学习分离了,为什么分离?是因为他在学习这个行为上没有得到奖励。

从行为学派的行为知识来讲,一个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得到奖励就会继续做下去,还会不停地想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他学习好还是不好都能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老师总找机会表扬他,认为他尽管在班上学习不好,但对班级非常重要,孩子也会慢慢投入班集体。一旦他投入到班集体中,愿意融入了,就必然会在学习上努力,他要为班集体争光,学习也慢慢好起来。快乐是人发展的动力,要让他体会到快乐,事情才会做下去。这个孩子学习方面得到的快乐太少,对他来说,学习是很痛苦的事情。如果成年人每天去上班总挨老板骂,再高的薪酬也会撒手不干,因为他不快乐。作为孩子,没有对环境的选择权,不可以轻易更换老师,更换同学,更换学校,更不可能更换父母,于是只能不去上学,或不回家。

父母要更换自己,因为要解决孩子的厌学只能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先想想孩子厌学是否是因为和父母关系不好,是否是对自己强权的愤怒。实际上,孩子不上学的时候,家庭的权力会发生扭转,很强势的父母可能会变得虚弱起来。父母什么都可以替代,唯独替代不了学习。这种时候,不少家长会哀求孩子说:“我求求你,你就去上学吧!”希望这类父母知道,要帮助孩子回到学校,就要改变和孩子的关系。

有时,学校也会有不讲理的时候,当孩子抱怨老师、学校的时候,父母不要忙着压制自己的孩子,以为这样做就可以让孩子改变对老师和学校的态度。其实,很多孩子只是抱怨而已,见到老师还是毕恭毕敬的。家长应先跟孩子共情,装着问孩子“要不要爸妈为你伸张正义”,孩子都会说“爸妈你们不要管”。哪个孩子都不希望父母无事在学校出现,这是自尊心使然。但父母这样说,孩子就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他对学校的气就消了一大半,转过来会想起学校的好。遇到一根筋的孩子,父母就要在认同他的同时,为他分析行为的利弊,让孩子自己选择。个别孩子闹意见不去学校,帮他请个假,让他泄气的行为合理化,这样他回到学校后学习的道路就平坦多了。

引导这个个案中的孩子有两个办法。一是引导他对某一知识感兴趣,比如对数学或文学。孩子到某一个年龄的时候都是文学青年,对诗歌、文学特别来劲,这就是学习的动力。让孩子希望发展自己,感觉知识就是力量,相信掌握了足够的知识就会变成强人,帮助孩子愿意学习。二是培养孩子的欲望系统,这很重要,欲望往往是成长和学习的动力。比如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将来要做什么,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要让他明白,并不是成绩好才会是有用的人,每个人都是重要的,独一无二的,被社会需要的,这样他才会顶住挫折,努力发展自己。社会是多样化的,有很多可能性和机会,关键看发展。让孩子找到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让他有成就感,一旦有这样的感觉他就可以补偿自信心,内心就能平衡,发展就不会停滞,也不会逃避学校、放弃学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