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教育也会“伤”人

一、与教学混淆了的教育 在我们的观念中,所有的教师都被称为“教育者”,其实“教育”和“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通过催逼让一个孩子背熟了几首唐诗的人,以及通过机械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勾股定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教育者。只传递知识,而不能建立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态度、不能让孩子在思维和人格上受益,这样的教学并不是教育。我们身边的教学工作者众多,而教育工作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进而言之,糟糕的教学...

read more..

男孩性别意识早培养

快上高中的男孩了,居然不敢主动跟客人打招呼,说话还羞羞答答。这可急坏了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恢复男孩本性,他们专门到家教中心,点名要“阳光男孩”陪玩。记者日前从沪上一些家教中心获悉,暑期以来一些家长请家教不为别的,而是为矫正孩子的性别意识。 有关专家称,现在社会上普遍对女孩的教育关心甚多,但对男孩子的性格教育尚未重视。 15岁还没有男孩样 15岁的崔诚一直是个乖乖男,今年中...

read more..

不回家的孩子

"有人说不回家的孩子是坏孩子,是吗?家谁都想回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回是吗?" 天下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我小的时候,父母常吵架甚至打架,当时是小学生的我真的很害怕回家,不想进入那个令人感到恐惧的环境,背着书包走回家的路上,越靠近家心情就越沉重…..不想回家。而我在学校是个优秀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并且是少先队(那时叫"红小兵")大队长。这样儿时经...

read more..

性教育和性别教育

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说,每年在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询问变性问题的孩子有上百人。专家认为,出现男生女性化苗头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种心理根源是一些男孩在“逃避责任”。应该承认,在国人一直羞于启齿的性知识教育问题上,许多人开始大方地谈论。 许多专家学者呼吁在小学也应该开展性知识教育,这没有什么错。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性别教育却远远没有跟上。 许多人...

read more..

家长让孩子在鼓励声中成长

在近日上海市健康基金会开设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父母培训课题”上,面对培训老师的提问:“如果你的孩子做三道数学题错了一道,你对孩子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结果,有80%以上的家长脱口而出:“你做错啦!”只有不到10%的家长回答:“答对了两题。你真捧!”该基金会儿童心理工作室主任吴亦君分析认为,这样的答案其实反映了平时家长评价和教育孩子的思维模式:大多数家长习惯于以负向思维模式评价孩子,这非...

read more..

以孩子为中心时不要溺爱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溺爱子女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话:“我们的童年过得很艰辛,再不能让孩子经受我们的那些磨难了。”“现在条件好多了,又是只有一个孩子,因此,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正是怀着这种想法,父母...

read more..

家庭教育中的三应三忌原则

一.发现错误,应放手尝试,忌大加谴责、恐吓 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可以积累经验教训。许多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不失时机地大加谴责、恐吓。其实,犯错误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阻止孩子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样做常常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孩子们或因害怕受责备而不敢冒险,失去学习新技巧的热情和胆量;或产生反叛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将犯错误转变为绝好的学习机会。所以,...

read more..

让宝宝不再害怕分离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会容易因为和妈妈分离,而产生焦虑的情绪。你家的宝宝是否也出现了这种情形,无法离开你身边?面对宝宝的分离焦虑,家长应该怎么做呢?听听专家的说法吧! 我不去幼儿园 小满出生后妈妈就一直没有上班在家照顾她,小满从来没有和妈妈分开过。但是现在小满已经该上幼儿园了。上幼儿园的第一天,妈妈把小满交给老师后和她道别时,小满大哭起来,抓着妈妈的衣服怎么也不愿意让...

read more..

早期教育注意四个误区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早教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伤害”了孩子。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

read more..

“好孩子”的致命弱点

他们从小到大都让人羡慕,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中的典范、家长心中的骄傲。但是正是他们身上的这些“光环”,有时会让父母和老师疏忽了对他们成长中的弱点的关注,这缺少的一环就有可能成为他们不堪一击的致命伤。 “开心果”变成了“林妹妹” 刚入大学校门的莹莹,还没有度过新环境中的“蜜月期”,就已经哭哭啼啼地找妈妈、想回家了。最初她还凭着激情...

read more..

父母要教会孩子找回家的路

曾亲历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在校门口发现了一个正在哭泣的小男孩,上前询问才知,他爸爸说好放学后来接他,可直到现在也不见人影。我问他家在哪儿,可孩子却为难地说了一句令人不可思议的话,他也不知道自己家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当我又问他家电话号码时他也记不清!无奈,我只好安慰了他几句,给了他10元钱让他买点吃的继续慢慢等…… 这件事使我意识到,让孩子从小认识路、尤其是能独自找到回家的路,无论...

read more..

冷战关系为孩子施压

夫妻冷战,谁在背负战争的恶果? 一对夫妻长期冷战,妻子抱怨老公成天不着家,既不陪她也不关心孩子;老公话虽少,但言语间也透出看不惯妻子一贯婆婆妈妈的做法。 我问:“你们如此矛盾,为什么不分开呢?” 我问:“孩子听课走神儿吗?写作业小马虎吗?” “是呀!”二人同时发问,“这是怎么回事?” “你们一家三口就好比一辆久置的自行车,”我说,&...

read more..

如何对待“早恋”情结

我们要提醒过早涉入爱河的青少年朋友,一个人的人生之路很漫长,有些人是朋友、是同伴、是同路人、是知己,但不一定适合做终身伴侣。将自己的命运与一位异性联系在一起,这是人生的重大选择,不可轻率行事,更不可提前偷尝禁果。爱情是人类特有的崇高感情,并不是原始的本能冲动,而是生活里、社会活动中学习得来的社会性情感,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作支柱,又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如何控制自己渴望两性之...

read more..

“懂”和“不懂”的区别

我们不妨举几个事例来说明。 事例1 一位奶奶告诉我,说:这个孙子可愁死我了,快上中学了,还整天玩,管管他,成绩就好点,不管马上就下来。 事例2 母亲用芭比娃娃来“诱使”孩子做某件事,孩子不从。母亲说,那就不给买芭比娃娃了,孩子说,那就不要了呗。后来,这位母亲对我说:孩子软硬不吃,真让人没办法。 事例3 中央电视台到一个舞蹈班去选伴舞演员,全班只有一个小女孩落选了,因为需要的...

read more..

夸奖是教育孩子的法宝

这个暑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六岁的儿子特别爱和大人顶嘴,特别不爱学习,总之特别不听话。 每天对着他,看着他调皮捣蛋,我气坏了,只有一遍遍地教训他:“整天闹着买书,买了一次也不看,再也不给你买了!”“整天就知道看电视,都成电视魔王了!”“你看看某某小朋友,人家多听话,多懂事,怎么你就不能乖一点,让妈妈省心呢?” 诸如此类的唠叨,每天我自己都唠叨烦了...

read more..

孩子的心,你真的懂了吗?

孩子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因为成长而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阶段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虽然孩子可能察觉不到自己心理上、学习上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变化,但是家长却往往能察觉到孩子对自己管教的反应出现了变化。也许用命令的口气:“注意听我讲话”能马上引起一个10岁孩子的注意,但是对15岁左右的青春期少年来说却不一定管用,推心置腹的交谈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更有效果...

read more..

与儿说性:安全套大公开

晚餐时爸爸问起学校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蕊芝抿嘴一笑,徐徐道出————— 上历史课时,有人在偷传东西,被老师发现拦截下来,原来是有香味的安全套,还未开封。那几个男生吓得半死,老师却说,“大家先乖乖上课,下课前五分钟我们再来谈安全套。”那些男生只好乖乖听完课。 老师居然说这种安全套一打开会有各种味道,如草莓、巧克力或茉莉花香等,只有嗅觉而无味觉。另外还有不同形状的,如螺纹状、条纹状及尖点...

read more..

了解孩子个性传播情绪

孩子很多行为是在三岁前决定的,重点在于您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发展机会、给予足够的爱。 观察孩子是第一步 您有一颗细腻的心观察孩子,这就是正确的第一步。父母的想法和孩子有差别,所以我们要一步一步地去试探孩子。在情绪教育方面,了解孩子的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情绪管理不是去学很多理论,而是在对待孩子的过程中,去了解孩子、爱这个孩子。 爱是一种学习过程,在生活片断中,了解孩子的需...

read more..

12星座孩子的个性手册(图)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与生俱来的个性及特质。了解孩子的星座特质,也是一种的乐趣。当然,所谓“星座”只是对某种个性与特质类型的概括。 摩羯座(12/22—01/20) 个性保守、谨慎、坚强,对事情认真,对于别人所托的事情,都能做得很好,是个很好的朋友。具有孤独、严肃及自我压抑的特质,在陌生人面前较容易害羞。 水瓶座(1/21—2/19) 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独创的见解及发现,充满智慧与理性的特质...

read more..

父母的语言对宝宝的影响

父母与宝宝说话的方式,会深深影响宝宝从周围环境中学习的方法和内容。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罗伯特·赫斯博士认为,家庭语言环境可以直接影响宝宝的思维能力。举一个例子来说吧。当母亲正打电话时,宝宝在旁边吵闹,不同的母亲会怎样反应呢?第一个母亲可能会粗暴地对宝宝大喊:“别吵啦!”而第二个母亲则可能会这样对宝宝说:“我现在正在打电话,请安静几分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