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忧患辩论始
辩论不仅是思维的碰撞、逻辑的冲突、文化的张扬、言语的技巧,还是一种“如沐春风”的心情,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一种“勿以成败论英雄”的坦荡。经历多了,认识深了,忧患意识增强了,我们更钟情于这种思考。——题记
2001年,宁波大学第三届“移动杯”辩论赛已经于11月27日在锦绣小剧场拉下帷幕,外语学院、工学院和理学院分获一、二、三名。但辩论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的精彩和由此引发的思考。为此,我采访了辩手、观众和组织本次辩论赛的老师。令人欣慰的是,我们都在用一种非常负责的态度在思考和探索。
一、希望篇:辩论,仍是校园中一道迷人的风景
没有思考,就没有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希望。而辩论自古以来就是激发这种思考的有效形式。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争辩,往往能促成一种时代的精神的飞跃。于是宁大辩论赛应运而生,成为校团委、学生会每两年举行一次的传统品牌活动,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理性的思考,提供展示人文素质的舞台,为创建校园文化形成一种导向。
在知识经济时代,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在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举行辩论赛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辩论以“人·社会·世界”为主题,涉及了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领域。从当今社会保尔、盖茨谁更重要,到西部开发要引资还是引知,从腐败的根源是人性的弱点还是制度的缺陷,到环保问题的解决主要靠道德还是法律,许多辩题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理性思考,要求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辩题,为同学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世界提供了一种机会。
辩论是展示汉语言文化的良好手段,要求同学们学会表达、善于表达,在感受汉语的魅力后,激励着大家去学好、用好祖国语言。辩论是一种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形式。
辩论的教育意义很明显。首先,观众的参与热情和水平提高了。赛场内座无虚席,很多同学从预赛一直看到决赛,都说收获不少。提问阶段,场面热烈,许多问题一针见血,如在决赛“现代化是疏远还是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中,当双方辩友大谈工具现代化时,观众提出:“精神文明的现代化算不算现代化?”这不仅仅是对辩论的认可,更是大家对“人·社会·世界”的关注和思考。其次,有些点评老师分析透彻,从破题立论到总结,从逻辑、技巧到风度,深入浅出,让辩手和观众们恍然大悟,其意义远不止对一场辩论的点评,而成了一堂具体生动的辩论艺术分析课。
辩论有助于校园人文精神的形成。在比赛中,涌现出了不少老师、同学比较欣赏的辩手,如外语学院的倪治奇、理学院的蒋俊、法学院的刘璇、国交学院的李翀等,他们以良好的风度、广博的知识、幽默机智的语言、敏捷的思维,让人感受到了辩论的艺术,鼓舞着广大同学去扩充知识、训练思维、锻炼口才、培养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