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倒一大片
——《猜谜》讲座开场白致辞
辽宁郑鸿魁
各位老师、同学们:
晚上好!
真没想到人到中年的我,还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吸引了你们这么一大群风华正茂的青年人。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是我有什么吸引力,而是猜谜有吸引力,“迷”倒一大片啊!(掌声)
我的猜谜启蒙者,是我家的邻居杜大爷。在我五、六岁的时候,他就常出谜语让我猜。开始出的谜语都比较简单,比如:铁丝抬水、电灯泡捣蒜——各猜一地名。谜底是台湾和青岛。大家笑了,这也叫谜语?这的确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谜语。但对五、六岁的孩子来说,却饶有风趣。我读小学三年级时,杜大爷给我出了个字谜:“一边红,一边青;一边喜雨,一边喜风;喜风的害怕雨,喜雨的害怕风。”当时真把我难住了,三天都没猜中。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呢?——是“秋”字。(掌声)
谜语虽小,但博大精深,趣味十足。它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是文学大观园里的一朵奇葩!
谜语开启了智慧之门。猜谜要动脑,要靠智慧。好的谜语,不但能难倒一大片,也能迷倒一大片。当你猜出来时,又不得不拍案叫绝。比如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一次猜谜擂台赛,有这么一个字谜:口木不是呆,莫把杏字猜,若是猜困字,不是好人才。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字?对,是结束的“束”字。不动脑筋行吗?
还有一个谜,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去年正月十五,劳动公园搞灯谜竞猜,我去的比较晚,大部分的谜语都被猜中了,剩下的一个谜语吸引了我的眼球。“主”——打一外国文学名著。谜条旁边聚了不少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立在这个谜前,把自己读过的外国文学名著过了一遍,脑子里翻江倒海,却想不出是哪一部。经过一个小时的绞尽脑汁,艺术细胞杀死了百分之九十,终于猜出来了,巴尔扎克的名著——《高老头》。为什么是《高老头》呢?(观众惊鄂)“主”字不正是“高”和“老”字的“头”组成的吗?好家伙,和破案差不多。(掌声)
谜语打开了知识宝库。谜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好的谜语,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猜不出来的。比如:设计悬浮列车——打一成语,谜底是“图谋不轨”。悬浮列车是现代的交通工具,它可以离开轨道,悬浮在上面高速行驶,利用的是磁电变化的原理,日本的新干线跑的就是这种列车。如果你不知道这些常识,就无法猜出这个谜语。
再比如:临去秋波那一转——猜商业用语。谜面是伟大的剧作家王实甫的名著《西厢记》里一句唱词。秀才张生,在河中府普救寺游览时,与崔相国之女莺莺邂逅巧遇,一见钟情。临别时,莺莺回过头来深情地望了张生一眼。“临去秋波那一转”,是以目传情的写照。那么谜底就是——回头生意。没有一定的《西厢记》方面的知识,怎么能猜中这个谜呢?
下面,给大家出个谜猜一猜。
黑不是,白不是,红黄又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却是妙文。
猜两个字。是什么呢?这个比较难,我告诉大家吧。就是——猜谜。好了,闲言少叙,书归正传。猜谜讲座现在开始。
谢谢大家!
(编辑陈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