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必备的四种能力 社交场合游刃有余

演讲者必备的四种能力 社交场合游刃有余

 

演讲者要作一场新颖、深度、精彩的演讲,除了首先要在思想、品牌、常识等诸方面认真、刻苦地加强修养外,还必须努力培养各种适应演讲需要的能力,或者说才能。现就演讲者的几种能力讲述如下:

1.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演讲者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达尔文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演讲家就需要这种敏锐的观察能力。不仅准备演讲时需要这种能力,演讲中需要这种能力,就是在演讲后也需要这种能力。在准备演讲时,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就能从普普通通的生活中,获取大量的典型材料,能加以分析和判断,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不仅使演讲内容丰富,而且也必定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说会的主流。观察力很弱的人,纵然进了宝山,也是要空手而回的。

演讲时的观察法有两种:一是环视法,一是点视法。这两种方法在演讲中都可使用。黑格尔曾说:“既然产生一种活的实践效果,演说家首先就要充分考虑到演讲场合以及听众的理解力和一般性格,否则他的语调就会由于对时间、地点和听众都不适合而不能达到所期待的实践效果。”这段话不仅指出了观察力对于演讲效果的至关重要,而且也指出了演讲者在演讲中所观察的范围和内容。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注意的。

演讲者在演讲之后也应当细致观察周围的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并结合自己的演讲认真总结,找出演讲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演讲中注意克服,并认真吸取其他演讲者的宝贵经验,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演讲更臻于成熟。

2.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是保证演讲生动、有趣、精彩的关键。法国19世纪的评论家让·保罗曾说过:“想象能力能使一切片段的事物变为完全的整体,使缺陷世界变为完满世界;它能使一切事物都完整化,甚至也使无限的、无所不包的宇宙变得完整。”而联想力则是在类似的或相关的条件刺激下,回忆起过去有关的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它可以丰富演讲的内容,增强情感色彩。在演讲中,想象力和联想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如同是“点金术”,有了它就可以用融古贯今,有了它,演讲者就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在演讲中,想象力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因素。因为演讲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越丰富,其思维才越活跃,创造力才越丰富,这样演讲的内容才能充实、新颖而多彩;这样,才能通过严谨的构思,将各种各样的事物,巧妙而有机地组合起来并使之浑然一体。从而,增强演讲的深度和广度。

3.较强的记忆力

人们总是称赞那些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演讲者。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东西可讲,而这可讲的东西却又来自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在演讲前的积累阶段,演讲者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的知识,他们广于阅历,储存了大量的材料,他们耳濡目染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丰富、复杂,然而他们却能牢记于心。头脑里储存了大量的信息,一旦需要写演讲稿时,他们就会如囊中取物一样,迅速而准确地输出并组织到演讲稿中,使演讲的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一个人如果记忆力不强,大脑中没有库存多少东西,没有一点真货色,又怎能写好演讲稿呢?就是勉强去讲,也只能是丢三落四,滥竽充数,讲出去又怎么能说服听众、感染听众呢?当演讲者登上演讲台时,也需要极强的记忆力,否则经常忘词,造成多次停顿,又怎么能使听众产生浓厚的兴趣呢?另外,演讲有时如同江河直泻,需要演讲者不时地闪现出灵感,当一个新思想出现时,却忘记了应当阐述思想的原材料,这又怎能为全篇演讲增光添彩呢?可见在整个演讲的过程中,演讲者是片刻离不开记忆力的。只有有了较强的记忆力,演讲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才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4.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是运用最多,也是最便捷、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方式,没有这种表达能力,演讲就会变得不可思议。演讲和口语表达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从事演讲活动的人必须具备口语表达的能力。

有些人认为有口才、能演讲是天生的,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可以说,任何一种能力包括口语表达能力都是经过后天培养、锻炼而成,这是毫无疑义的。美国第十六任总统林肯,是闻名于世的大演讲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说》已铸成金文,至今存放在牛津大学,被作为英文演说的典范。他的多次法庭辩护演讲,几度轰动全国。同许多演讲家一样,他的演讲才能也是靠苦练获得的。他年轻时,经常“徒步三十英里,到一个法院去听律师门的辩护词,看他们如何辩论,如何做手势。他一边听那些政治演说家声若洪钟、慷慨激昂的演说,一边模仿他们。他听了那些云游四方的福音传教士挥舞手臂、声震长空的布道,回来后也学他们的样子。为了练就口才,提高演讲水平,他曾对着树、树桩、成行玉米演讲过多次”。

我国着名的现代者、诗人闻一多先生,也是有名的演讲家。他的演讲之所以成功,也是与他年轻时刻苦练习分不开的。1919年他在清华学校学习,从不间断演讲练习,一旦有所放松,就立刻警觉起来。他常在日记里警告自己:“近来学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他坚持练习演讲,在1月9日的日记里,他写道:“夜出外习演讲十二遍。” 1月10日又写道:“演说果有进步,当益求精致。”北京的一月天寒地冻,可他毫无畏惧。14日“夜至凉亭练演说三遍”,回宿舍又“温演说五遍”,第二天又接着“习演说”。

上述例子可以说明,任何一个人的演讲才能,都不是天生而就的。哪怕是笨嘴拙舌,甚至犯有口吃的毛病,只要我们不怕困难,有德摩斯梯尼那种口含石子朗读、攀登高山吟诗、迎着狂风练讲的刻苦精神,像闻一多先生那样长期实践,就一定不断地提高自己得演讲水平。

精要提示:

怎样培养自己得想象力和联想力呢?

首先要培养自己得好奇心和探究力。这就需要有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对任何问题都要拿出认真钻研的热情,并展开想象的翅膀,到处翱翔。要有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兴趣,久之必有所获。

其次要努力培养演讲的浓厚兴趣和热情。因为兴趣和热情可以激发演讲者的想象。

最后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包括演讲的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就是产生想象和联想的基础。

通过这样长期的努力和锻炼,必定会培养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

 

两点小技巧成就魅力演讲者

 

“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林肯

毫无疑问,我们都非常羡慕那些激情澎湃的演讲家,从苏格拉底到罗伯斯庇尔,从马丁·路德·金到今天的奥巴马,他们的经典演讲出尽风头,甚至有时候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在台下是一个杰出经理人,博学多闻,见解精辟,但一站上台,却立刻变成一位无趣的讲者。经常会看到一名经理人头脑空白地侃了数分钟后,却发现下面的听众双臂抱胸,或茫然无措、打哈欠,有的还频繁看表,最糟糕的是有人已经开始离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表明这场演讲彻底失败了。

作为一家企业的管理者,即便你不擅长演讲,公开演讲也会不时找上门来:“全体员工年度计划会发言”、“全国经销商大会宣讲”、“某大型论坛演讲”等等。所以,如何能把公开演讲做好是每个企业家都要面对的问题。

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有句名言:“对语言的理解不仅仅限于词句,而是连同语句的声音、强度、变化、速度——并表达出来——简而言之,就是言语背后的音乐,就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将激情注入到演讲中去,演讲者将乐在其中。而激情,是每个人天生都具备的。正如着名演讲家卡耐基所说,“每个人只要会说话,就一定能成为出色的演讲家。”

磨剑

林肯曾经说过:“我相信,我若是无话可说,就是经验再多,年龄再老,也不能免于难为情。” 要进行成功的演讲,需要有成功的准备,否则,未经准备即出现在听众面前,与未穿衣服一样。卡耐基也一再强调,只有有备而来的演说者才能获得自信和成功。如果没有准备,就像一个人上了战场,带着有故障的武器,并且身无弹药。任何演讲都需要作一定准备,长则数十年,短则数分钟。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那么在公开演讲前要做哪些准备?最重要的是了解你将要面对的演讲对象,想方设法了解演讲听众的需求。演说者与听众间建立起和谐关系,是一切成功演说的关键。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可以有效地抓住受众,也可以使自己尽早进入演讲的角色。

曾把《如何寻找自己》这一题目讲过六千多次的演讲家罗索·康威尔博士这样回忆:“当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镇访问时,总是设法尽早抵达。以便去看看邮政局长、旅馆经理、学校校长、牧师们,然后会找时间去同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历史与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发表演说,对哪些人谈论,就得适当地选择当地题材。”

舞剑

当公开演讲马上就要来临,而你虽已经准备了数个小时,可仍然怯场。有一则古老的戏剧法则这样说到:“谁若不再有怯场的感觉,他定会走下坡路,而且必然会退出舞台世界。”所以演讲者不是要消除怯场,而仅仅是要控制怯场的消极方面。当一个人处于一个很特别的场景之下时,精神就会紧张,一旦急剧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语无伦次、昏厥等极端现象。在演讲准备工作已做得充分后,演讲者需要关注一些小细节就可以把怯场控制住,例如穿稍宽松衣服、深呼吸、建立自信等等。

人们常常更多地根据感觉和直觉,而很少凭借理智来做决定,当然前提是“讲什么”实事求是,而且翔实具体。所以如何把准备好的演讲题材说到人们心坎儿里去,这决定着演讲的成败,但更多取决于演讲前的充分构思和准备——“猪肚”,但演讲中的“凤头”和“鱼尾”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每个演讲都需要有一个无与伦比的、非常吸引人的导语,导语的目的是要让听众从自身角度出发确信,这个演讲对演讲者十分重要。

开场一定要与众不同,确切地说就是一定要在开场时就能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纵观那些优秀的演讲家,他们大多以四种方式来开始自己的演讲:

一、一则小故事。幽默故事和一般故事都可以,使用幽默故事当然要求讲话者要有幽默秉赋,切不可平淡呆板;而后一类故事,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轶事趣闻,也可以是中外历史上有影响的事件;

二、展示物品。讲话之前,先拿出一件物品,肯定会让在座的听众挺直身子。他们会猜想:他要表演魔术吗?这就引起了听众的好奇;

三、令人震惊的事实。它可以使听者从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实中醒悟过来,造成一种“悬念”,使听者急于了解更多情况;

四、涉及听者切身利益的话。把自己讲话的内容与听者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引起听者的关注和重视。

应该摒弃的开头有:沽名钓誉式,把空洞客套的导语当作时髦的开场白,“很可惜我没怎么准备,但尽管如此,我还是想要试一试……”;不言而喻的事,无聊,“我们今天相聚在一起,因为……”;自杀式,无异于告诉听众,他们是何等的不重要,“我很抱歉,给诸位带来了负担,但……”一旦使用这样的开场方式,演讲将失败无疑。

我们不指望凭着一条三寸不烂之舌闯荡江湖,但至少在演讲中得到听众的重视和青睐,为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加分。

 

巧设条件成就不一样的辩论精彩

 

战国时期,魏国国君魏文侯派毋择给齐侯送去一只天鹅,结果在半路上,不小心天鹅飞掉了。毋择进入齐侯宫中,呈上一只空空的鸟笼,跪禀道:“大王,我们国君派我来给大王送天鹅来了。”

“你的天鹅呢?”齐侯见是一只空空的鸟笼,很是纳闷,左右大臣也面露鄙夷之色。

毋择从容不迫地说:“路上我见天鹅干渴得很,于心不忍,就放它出来喝水,哪知它一飞冲天,就再也没有回来。”

齐侯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往桌上猛拍一掌:“你,你,你这个蠢货、蠢驴,怎么会那样不小心?”

毋择侃侃而谈:“世上的天鹅很多,我本想买一只相似的送给大王,但一想,这样岂不是欺骗大王吗?我也曾想,送一只天鹅都送不到,干脆自杀谢罪好了,但这样,就会让国君背上只重礼物、不重使者的恶名。我又想,没有天鹅怎能见大王呢?干脆逃跑好了,但这样,就会伤害两国的友好交往。没法子,只好送一只空空的鸟笼子给大王,请大王发落。”

毋择几句话,把齐侯说得心花怒放。齐侯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说:“我今天听到你讲的这些道理,觉得比送给我天鹅让我受益多了。我们京城附近有百里之地,我想送给你作礼物。”毋择谢恩不迭,不愿接受,告辞而去。

在论辩中,巧设条件术就是通过巧妙地设定某种条件,然后对事物的情况作出断定,以取得论辩胜利的方法。丢失天鹅以后,毋择使用巧设条件的论辩方式来化解困境。毋择以“如果买一只相似的送给大王……”,“如果自杀……”,“如果逃跑……”巧妙地设定某种条件,以此推出可能的结果,具有强烈的雄辩力量。毋择的巧言善辩,使得他不但没有因丢失天鹅而受罚,反而得到了齐侯的理解与信任,以至于齐侯要重重奖赏他。可见,在论辩的紧急关头,恰当地使用巧设条件术,可以取得转危为安、反败为胜的奇效。

一次课间,初二(3)班的几位同学随意聊天,说起了美国西点军校号召学习雷锋精神的问题,大家都对雷锋精神在国外引起关注感到振奋。唯有梁明伦满不在乎地说:“现在是21世纪,再谈‘学习雷锋好榜样’未免太老土了,我觉得雷锋精神早已经过时了。”

梁明伦的话恰似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大家激烈的讨论,但是大家莫衷一是,个别同学甚至倾向于支持梁明伦。

章菲站出来说:“梁明伦,如果你在大街上行走时被车辆撞伤倒地不能动弹,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有人漠不关心地从你的身边走过,看都不会多看你一眼;有人会以为你是那种专门靠“碰瓷”讹诈别人的人,不但不会帮你还会嘲笑、鄙夷你;有人走上前把你扶起来,送进医院。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喝令帮助你的人走开,说这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还是由衷地感激人家呢?”

章菲充满机辩色彩的妙语智言,使得在场的同学都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梁明伦也露出钦佩的笑容,心悦诚服地点头认错。

梁明伦偏激地认为学习雷锋太老土、雷锋精神已经过时,章菲对他的说法不以为然,但却没有直接正面地批驳梁明伦的观点,而是巧妙地设定“在大街上被车辆撞伤倒地不能动弹”的前提条件,并据此推出可能出现的几种结果,从而一举将梁明伦驳倒,使他真正领悟到“雷锋精神”的真谛,也使他明白了自己的观点失之偏颇。

在论辩中,同学们若能抓住事物间的联系,灵活自如地运用巧设条件术,就可能做到话语精妙、论辩精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