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运用演讲者的手势

自然的运用演讲者的手势

 

演讲者的手势是演讲者在演讲时手部动作的姿势。

演讲活动是演讲者与听众进行思想、意念和情感交流的过程,是人际交流的高级形式。演讲中不但不讲,而且有演,“讲”不是一般地说话唠嗑,在声音、音调等方面有一定的要求;“演”不是一般的表演,而是一种“演示”。演讲中的道具没有别的,除了面部表情之外,主要是依靠手势,可见手势在演讲中是十分重要的。

手势是演讲者拆诸听众视觉、给听众以演讲者直观形象的构成部分。也是交流、传播思想、意念和情感的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诚如早期马列主义宣传家叶·米·雅罗斯拉夫斯基所说的:“演讲者的手势自然是用来补充说明演讲者的观点、情感与感受的。”因此,手势既可以引起听众注意,又可以把思想、意念和情感表达得更充分、更生动、更形象,从而给听众留下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和记忆。

手势的运用没有什么固定模式,完全是由演讲者的性格和演讲的内容以及演讲者当时的情绪支配的。因人而异,随讲而变。但是手势挥动的高度却有个一般的约定俗成的范围。按演讲者的身材可分上、中、下三个部位。上位,是从肩部以上,常在演讲者感情激越,或大声疾呼、发出号召、进行声讨,或强调内容、展示前景、指未来的时候;中位,即从腹部至肩部,常是心绪平稳,叙述事实,说明情况、阐述理由的时候运用;下位,即在腹部以下,这个部位的手势除指示方位、例举数目而外,多用于表达厌恶、鄙视、不快和不屑一顾的情感,或介绍、评说反面的事物。

当然,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手势的运用各有各的习惯和技巧。中心问题是要与演讲言词的意义相协调,突击演讲的内容和情感。

 

学习列宁的演讲手势

 

提高非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主要是对着镜子来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练习来把握自己的表情变换,体会不同的体态语言给听众带来的不同感觉。

1、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讲话者要善于用眼神去和听众交流,从而增强表达的亲切感,以促使听众更加集中注意讲话内容,也更加容易产生认同感。学会运用眼神说话的办法,主要是平时对着镜子练习,揣摸自己的笑颦展蹙,提高眼神的亲和力。

2、手势

讲话时的四肢动作主要集中在双手上,人的许多复杂的思想可以通过手势简单地表达出来,听众可以通过讲话者的手势与讲话者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英国学者莫里斯在《手势新探》中提出,当人们进行活生生的感情交流时,手势的重要性甚至超过语言本身。例如,列宁在工人中演讲时用力前指的手势,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之前在机场时挥礼帽的手势,邱吉尔在动员英国人民起来反抗法西斯侵略时用的”v”字母手势,都表达了丰富的内涵。讲话者进行手势练习,主要可以通过观看着名影片中的精彩片段,揣摸剧中人物不同的手势表达。除了要熟悉不同手势的含义外,还要注意手势的流畅性,犹豫不决的手势就会给听众造成缺乏自信的印象。

3、姿势

讲话者平时就要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正确的姿势形态。孙中山先生在总结演讲经验时,特别强调要练姿势。他说:”身登演说台,其所具风度姿态,即须使全场有肃穆起敬之心;开口演讲,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祥和之气,最忌轻佻作态。”所以孙中山先生经常对着镜子练姿势,直到无缺点为止。

4、表情

表情的练习可以通过看录像来模仿和学习。一般来说,演员特别善于运用表情来感染人,在一些好的影片中,演员的一举一动都经过精心地揣摸,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都能让观众觉得与环境非常贴切。如果仔细学习他们的表达方式,就能增强表情的驾驭能力。

使之变成了新生命的象征

说起自杀。哲学家的鼻祖苏格拉底,在有机会逃跑的情况下选择主动服从国家的命令,尽管他知道这个命令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他亲手去拿毒药杯,甚至还洒了几滴毒液祭奠神灵。这难道不就是一种自杀行为吗?

对名誉的高度重视,为许多自绝生命的人提供了充足的理由。武士道在牵涉到名誉问题时,接受以死作为解决诸多复杂问题的钥匙。

这里的考察限定于切腹,或者叫剖腹,外国人或许会认为这种行为愚蠢而奇怪。实际上,在西方的文学和绘画作品中,也有一些对剖腹式自杀的描绘。莎士比亚就曾经借布鲁图之口说:”你(指恺撒)的魂魄显现出来,把我的剑反过来刺进我的腹部吧。”在热那亚的罗萨宫里,古尔基诺所画的《伽图之死》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日本国民的心中,剖腹而死的方式是最高尚的行为和最动人的哀情。日本人的切腹观不伴随任何厌恶,更不会带有丝毫嘲笑。当德行具有伟大、安详、令人惊叹的转化力,它便使最丑恶的死亡形式具有了崇高性,并且使之变成了新生命的象征。

 

演讲中常见的“强调”手势

 

在一次演讲中,相对来说,有些内容是重要的,有些内容是次要的。对于重要的内容或问题,要特别加以强调,使其得以突出,以便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要达到强调的目的,是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通过“反复”手法强调

所谓“反复”,就是在一次演讲中同一内容的反复出现,由于反复出现,这一内容就得到了强调。反复出现的内容,一定是统帅演讲的观点或是表达主旨的重要内容。

“反复”的形式多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小自然段的反复出现。例如演讲稿《中华民族的自强之路》(杜虎刚)中,“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昨天”一句,在演讲中先后出现了两次。是以自然段的形式出现的,由此强调了过去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受屈辱的民族。在演讲稿的后部分又有两句话反复出现了两次:“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的爱国者。”这就强调了我们中华民族即使在受屈辱的过去,也仍然有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志士挺身而战的观点,突出了中华民族自强之路的主题。

通过对比强调

通过两种事物的对照比较,从而使所要表现的事物和思想鲜明突出,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李燕杰在其演讲《国家、民族与正气》中,为了说明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灿烂的文化,把屈原同普希金进行比较,把罗贯中同乔叟进行比较,把龚自珍同拜伦比较,把汤显祖、关汉卿同莎士比亚比较。这样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比之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悠久得多,灿烂得多。

通过设问、反问强调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名叫设问。”(陈望道)设问的目的是为提醒下文的内容,以引起听众的注意,答案由演讲者说出。请看下面一段文字:

同志,你去过北京吗,你到过天安门广场吗,你可曾置身于那巍峨的红墙下仰望雄伟的城楼,亲手抚摩过金水桥前洁白的华表吗?……我第一次到北京是一个华灯初上的晚间,刚一下火车,就直奔那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时常回忆起那难忘的情景。祖国,我亲爱的母亲,你永远留在我心中。(辛蔚杰:《祖国,在青年人心中》)

如果这段文字不用设问,而改用一般叙述句式,那么,演讲者对祖国的情感就不可能得到如此强烈的渲染和强调。

反问与设问不同,是为激发本意而问,不需问者回答,答案就在问句的反面。但这一反问就引起听众的注意了。如董文华的演讲《我不做这样的飞鸽》中的反问句:“我们怎能嫌弃脚下的土地,难道它不是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组成部分?我们怎能嫌弃大别山贫穷,难道它本来就应该是这个模样?难道祖国的儿女只有躲开的理由,而没有建设的义务?难道一个新时代的人,一个有血气的青年能做这样的‘飞鸽’?”通过以上诸多反问句,演讲者所要表达的观点得到强调。这些问句的内容,都是与演讲通篇的主旨有密切关系的,或者说,是把主旨压铸成设问、反问句的形式。我们还看出,问句的形式也必然会影响到表达的语气,问句显然能使语气加重或加强,强烈的情感也就随之表达出来了。

通过语言速度变化强调

演讲是通过有声语言作为媒介的,因此,声音的高低与语速的快慢也必然影响到内容的表达。恰当地调节声音和语速也必然会使某些内容得到强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