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演讲的结尾艺术

演讲技巧_演讲_成功演讲的结尾艺术

 

结尾必须事先计划好。因为结尾是一场演讲中最具战略性的一点。当一个演讲者退席后,他最后所说的几句话,犹在耳边回响,这些话将被保持最长久的记忆。“余音绕梁”即是如此。那么,怎样才能在别人面前结束一次完美的谈话呢,以下是几个实用的方法。

决心式

以表决心,发誓言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感情饱满,态度鲜明,激情奔放,有助于坚定听众的信念,增加演讲的感召力。

抒情式

以抒情怀、发感慨的方式结尾。演讲本身是一种思想和激情的燃烧,用抒情怀,发感慨的诗情画意的语言结尾,最易激起听众心中感情的浪花。

召式

用提希望或发号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是演讲者以慷慨激昂、扣人心弦的语言,对听众的理智和情感进行呼唤,或提出希望,或发出号召,或展示未来,以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使听众产生一种蓬勃向上的力量。

赞扬式

采用这种方式,就是要使听众感到愉快、高兴,并对前途充满乐观。但是,为了充分收到效果,演讲者的态度必须很真诚。不可阿谀奉承,不可夸大其辞。这种方式的结尾,如果不能表现得很真诚,反而让人觉得虚伪,效果就不好了。

余味式

以留余味、泛余波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语尽而意不尽,意留在语外,像撞钟一样,清音有余,余味袅袅,回味无穷,三日不绝。余味式结尾好像秋天瑰丽的晚霞一样,收得俊美漂亮,并且伴有“鱼舟唱晚”的娓娓之声,让听众留连忘返,久久回味。

名言式

用哲理名言、警句作结尾。这种结尾方式,是通过引用名言、警句、谚语、格言、诗句等作为结尾,这样不仅使语言表达得精炼、生动、富有节奏和韵律,而且还可以使演讲的内容丰富充实,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同时还可以给人一种生动活泼、别开生面之感。

请求式

成功的演讲者在讲演中说最后几句话时,会号召听众采取行动的时间已经来到,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就要开口要求,要求大众按自己所说的采取行动。不过,请务必遵从以下原则:一是要求他们做明确的事;二是要求听众做能力之内的反应;三是尽量使听众易于根据请求采取行动。

幽默式

在所有的结尾方法中,幽默或诗句是最能被听众接受的了。前文中的相关叙述已指出了幽默对于口才的重要性。演讲者如果能在结尾中充分、灵活地运用这种手法,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如果能找到合适的短句或诗句作为自己演讲的结尾,不仅能表现出你个人的独特风格,更能够产生美的感受。

高潮式

在演讲的高潮中结尾。即把演讲的高潮设计在最后,在高潮中结尾。演讲结束时,演讲者设法最后一次拨动听众的心弦,打开听众的心扉,掀起高潮。激发高潮就是逐步向上发展,在结尾时达到高峰,句子的力量也愈来愈强烈。这种方法是很普遍的结束方式。不过,往往较难控制,但是如果处理得当,这种方法是相当好的。

总结式

以总结归纳的方式结尾。这种结尾用极其精炼的语言,对演讲内容和思想观点作一个高度概括性的总结,以起到突出中心,强化主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所以要总结观点,是因为一般的演讲者会不知不觉地使谈话范围涵盖得很广泛,以至于结束时,听众对于他的主要论点究竟在何处仍感到有点困惑。实际过程中,演讲者往往有种错误的想法,认为自己所讲的观点在他们自己的脑海中如同水晶那般清楚,听众也应该对这些观点同样清楚才对。而事实证明,往往并不尽然。

 

演讲与口才_演讲技巧:赋予演讲生命力

 

人们总喜欢聚集在精力旺盛的演说者身旁,就如同野雁总喜欢聚集在秋天的麦田里一样。”生命力,活力,热情”是讲演者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只要这样,他才能左右听众的情绪。

生命力、活力及热情-这三样,我一直认为是讲演者首先要具备的要件。人们聚集在生龙活虎的讲演者四周,就同野雁会围着秋天的麦田打转一样。如何才能做这种虎虎生威的讲演,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呢?本节中,我将给你三个妙法,帮助你把热情和热诚加入到讲演中。

选择自己热衷的话题

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你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不是怀着特别偏爱的情感,你就不要指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话。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题目有着实际的接触与体验,对它充满热诚-像某种嗜好或消遣等,或者你因为对题目曾做过深思或有着个人的关切,因而满腔热情,那么就不愁讲演时不热心了。二十多年前,在纽约我的某个班次里有一场讲演,其热诚所造成的说服力鲜明地展现在我的眼前,至今无有出其右者。我听过很多令人心服的讲演,可是这一个-我称它是”蓝草对山胡桃木灰”的案例,却鹤立鸡群,成为真诚战胜常识的绝佳案例。

几乎所有的讲演者都会怀疑,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只有一个方法保证教他们感兴趣: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狂热,就不怕无法掌握人们的兴趣了。历来雄辩的最大吸引力,尽皆出于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真诚建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一心对自己所要说的事情的温馨情感,出于脑子对于要说什么的冷静思考。“此心自有道理,是为道理所不自知。”

林肯在华盛顿福特戏院的总统包厢遇刺,距今已有百年。但是他真诚深挚的言辞,却如此地深入人心。如果就法律知识而言,多少与他同时代的人远远超过他,同这些人相比,他似乎缺乏一分优雅、顺畅和精致。然而,他在盖茨堡(Gettysburg)、古柏联盟(Cooper Union),与在华盛顿国会山庄台阶上发表的演说,历史上却无人能够超越。

重现自己的感觉

假设你要告诉听众,一个警察因为你开车超速一英里而把你拦下来的故事。在叙述的过程中,如果你以一个旁观者冷静漠然的态度来告诉我们当然也是可以的,然而这件事就发生在你身上,你肯定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让你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而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就不能对听众造成多少印象。他们会非常想知道,那个警员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所以,你越是能让自己描述的情景重现,或是复述当初所感受的情绪,你就越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们去看话剧、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见到、听到演员感情的表露。因为我们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去看话剧,以满足这种感情流露的需要。

所以,当众说话时,你就要按着自己对话题的热心程度来充分表现你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己真诚的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上头加个闭气阀。让听众看看,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如此一来,他们的注意力自然就会在你的掌握之下。

表现出你的热情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讲演时,应是满心企盼的神态,而不是像个要登上绞架的人。轻快的脚步也许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制造奇迹,并会让听众觉得你有自己非常热切想要谈的事情。就要开讲前,做一个深呼吸,不要靠着讲桌。头抬高,下颚仰起。你就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因此你全身每一部分都应该清楚无误地让他们知道这一点。现在你是大权在握,像威廉·詹姆斯所说的,要表现得好像是这样。如果能高声地将话语传到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效会让你更有把握。而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它们更能振奋你。

总之,记住这句话:表现热烈,你便会感到热烈。

 

竞岗演说演讲技巧

 

“竞”和“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近年来,一此国有企业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了大批优秀干部,有力的推进了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但是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如何推进干部竞聘上岗,由“让你干”变成“你想干”把这项牵动大多数干部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得更深入、更准确,仍需做很多细致的工作。根据竞聘上岗选拔干部中可能遇到的情况,对几个具体问题特别是聘任干部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以。

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

德才兼备是选拔干部的根本标准,要求干部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但在现实生活中,各 方面都很过硬的干部往往难得。就一个干部而言,常常是这方面强一些,另一方面可能弱一点。这就在聘任干部时,有一个对“德”与“才”怎样摆位的问题。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情况一再告诉我们,一定要把“德”放在首位,要特别注意在政治上去考察识别干部。除了要看一个干部在关键时候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表现外,还要认真地通过平时大量具体的言行去考察其政治方向、政治纪律、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感性。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的原则。正如有的同志说的,没有“智”的干部是次品,没有“体”的干部是“废品”,没有“德”的干部是“危险品”,干部聘任的目的除了选拔德才兼备的干部外不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住“危险品”的关。这样强调“德”并不是否定“才”的重要,而是说“德”与“才”相比,“德”是第一位的。

要对业绩具体分析

业绩是一个领导干部工作实践的结果,注重干部业绩,体现了“实践第一”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精神。把业绩作为聘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可以极大地调动干部的工作潜能。但对业绩要具体分析,最本质的是要看干部对工作的负责精神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一要看业绩上怎样来的。

如有的企业在一个时期,硬件建设上得较快,甚至福利和待遇明显提高,这往往是某些干部在职工中“得分”多少的重要因素。但是这些“业绩”究竟是怎样来的?是“前任留的”还是“自己挣的”要搞清楚。唯有后者,确实是领导带领职工艰苦奋斗挣来的,才算真正的业绩,才算真本事。对于那种“前人栽树、后人摘果”的情况要另当别论。

二要看长远效应。

考察一个干部的业绩,要看其着眼于企业长远建设还上急功近利。不能只看“头三脚”、“三把火”要注意后劲。如果一个干部只热衷于做“显山露水”的事,而对打基础和需要下苦功夫、慢功夫的基本建设不热心、哗众取宠,一上任就不惜血本要办多少“实事”、“好事”,这样拼光了历任攒下的“家底”,而又给继任者留下一屁股账的做法,实在不能提倡。一个对企业高度负责、思想作风正派、工作作风扎实的干部,会从企业长远目标出发,埋头苦干,在基础建设上下苦功夫、真功夫。尽管一时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但从长远看,他做的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和扎实管用的。看一个干部要把眼光放长一些,既要看他在任时做了些什么,又要看他能给后人留下占什么。

三是要注重看“做功”。

眼下有一种现象,个别干部工作不怎么好,但“唱功”很好,会“汇报”,叫你听起来头头是道、有板有眼。要特别防止“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的现象发生。要注重群众公论注重群众公论,实质上是群众路线在干部聘任工作中的体现。我们应该相信,任何时候绝大多数群众对干部的评价是严肅公正的,群众眼睛是亮的,对每个干部基本素质如何、表现怎样,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只要充分相信群众,真心诚意地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意见,是可以对干部得出正确结论的。

要注重干部的道德人品“知识就是力量”人人皆知,但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人品就是力量”未必人人在意。 一位领导同志曾说过, 一个领导干部要实施有力的领导靠两条,一是靠人格的力量,二是靠权力的领导,人格好,能弥补能力上的不足。这句话讲得非常深刻。实践一再证明,一个领导干部高尚的人品、人格,对下级、对本部能产生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这是任何“能力”和“本事”无法替代的,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无不重视“做官先做人”这一条古训。要注重分析干部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能否客观全面地看待干部的工作环境和基础条件,是能否对干部作出准确结论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干部到一个各方面条件、基础都很差的单位任职,尽管他工作很努力,也很有能力,但在短时间内可能出不了多大成绩。如果仅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不利于鼓励干部到环境差、问题多的单位去工作,不利于弘扬勇挑重担的精神,同时干部也会感到不公正、受委屈,积极性受到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干部的努力程度,看这个的进步幅度。还有一种情况,一个领导干部调到一个环境好、问题少的单位,有时也很难有“突破性”的政绩。实践中经常看到这种情形:使一个本来问题较多的单位“明显好转”往往还比较容易,而把一个本来“很好”的单位搞得“更好”则比较难。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个单位的变化同其他事物一样,量变容易,质变难。所以,衡量一个干部的政绩,重要的是要对干部所处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作深入的了解,要坚持辩证法。

竞争上岗演说作为一种面试方法,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考之中。作为选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竞岗演说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从方法策略上讲,应对竞岗演说,须从多方面进行谋划。

演说的准备

就竞岗演讲而言,第一是“借脑”,即多方请教,广泛征求意见。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演讲前的准备又是繁琐复杂的,应试者必须借助别人的脑力,作好准备。一是知识能力上的借,如请教专家,确立施政方针和策略。二是观点看法上的借,与其他候选人的优劣比较,自己往往看不很透彻,而局外人则可能有深刻的见解。三是文才上的借,可以请高手帮助写演讲稿。

其次是了解听众。

一是考虑听众的年龄特征。时代发展很快,新、老代沟严重,而本来年龄与性情就有直接的关系,如何让青年的激进情绪和老年的稳重情绪都得到兼顾,这是值得考虑的。二是考虑性别,不能有歧视的观点和言辞。三是了解听众受教育的程度。对教育程度较高的,可多讲概括抽象、理性思维的一些东西;而对教育程度低的,则宜讲“家常话”,紧紧结合实际,使用通俗易懂的字眼。四是注意听众的集团利益。演讲中涉及未来施政的,是给哪一个社会群体带来利益?将损害哪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也要考虑到。还要注意不要说出让不同职业的人反感的话,如将老师说成教员,将基层群众说成下面的人。

第三是准备好资料。

资料是演说具有丰厚内涵的基础。竞岗演说中,要了解所竞聘岗位的职能、任务,在演讲时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就必须占有大量资料。可从以下几个渠道搜集资料:一是图书馆馆藏的地方政府报告、年鉴、地方志;二是地方报纸、刊物的合订本;三是走访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四是自己的亲身经验。这样一来,自己就掌握了说服力十足的事实和不可辩驳的数据,也有了民意调查的活资料,使演讲具备了充分的内容。

设计语调和表情,注意“演”功

演讲要能使听众产生一种“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心灵共振,演讲者本身的情感应是炽热的,要情发于中,情动于衷,情富于意,情融于理。要能把握好演讲感情的“阀门”,控制好演讲感情的流量,通过语调的停与连、轻与重、快与慢、升与降、语气的控制和眼神、表情、动作的变化,去塑造不同的感情色彩。

演讲的“演”功,主要表现在仪表、身体动作和表情上,尤以表情为重。判断一个人诚实诚恳与否,第一要看这个人说话是不是前后矛盾,第二要看这个人说话和表情是否一致。表情在中高级公务员的竞岗中尤为重要。公众对这些人物的人品往往比较陌生,在短暂的十几分钟、几十分钟的演讲过程中,才真正面对面地认知、评价他,因此,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成为焦点。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表情的魅力在于诚实,这需要长期培养。据说美国一位参议员竞选,早已习惯了当参议员的不苟言笑和高傲姿态,所以不能较快地适应演讲者应当对选民的亲切态度。他的顾问告诉他,你太严肃,架子太大,选民不喜欢,在演讲时应该多露一点笑容,改变不好的印象。于是,他在整个演讲中始终微笑着,不论讲到什么问题,他都微笑着。选民们则以为他是在假笑,结果他落选了。这个例子应该引起我们有些“官架”十足的候选人的深思:选民不愿选一位骑在头上的老爷,而要选一位能代表他们利益的朋友。

现代科技手段,更需要演讲者拿出真情实感来。大屏幕的配合,使演讲者的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表露无遗;有的电视转播还有特写镜头,更是细致入微。演讲者不能不在表情上下一番功夫。训练诚实、诚恳的表情说起来是很简单的:用“心”去演讲,用口去表达,把感情投注在内容上,全心全意、凝神贯注地向听众倾诉。一要讲你相信的,相信你讲的;二要做你喜欢的,喜欢你做的。自己不相信的东西不要讲,自己不喜欢做的不要说,这就是“诚”。一句话,与群众站在同一感情线上。

目光注视不留“死角”

为了使演讲富有召唤力,还要发挥眼睛的作用。演讲者要善于用眼睛与听众交流。竞岗演讲,要说服群众支持你的目标,就必须有召唤听众的表情,用眼神去直视、关怀。眼光注视时要注意两点:一是注视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以二至三秒移开为好;二是让听众都能均分到你的目光注视,尽量不留“死角”。具体来讲,有6种方法:

点视法。

在很特殊的情感处理与听众的不良反应出现时,可大胆运用此法,对制止听众中的骚动情绪有很好的效果。

仰视法和俯视法。

在演讲时,不要总是注视听众,视线的运用要按照内容的需要,合着感情的节拍,配合有声语言的形式与手势、身姿等综合进行。

前视法。

就是演讲者视线平直向前而弧形流转,立足听众席的中心线,以此为中心按弧形照顾两边,直到视线落到最后的听众头顶上;视线推进时不要匀速,要按语句有节奏地进行,要顾及坐在偏僻角落的听众。

虚视法。

即“眼中无听众,心中有听众”。这种方法在演讲中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初上场的演讲者可以用它来克服自己的紧张而不致使自己看到台下火辣辣的眼神而害怕。这种方法还可以用来表示演讲中愤怒、悲伤、怀疑等感情。

环视法。

有节奏或周期性地把视线从听众的左方扫到右方,从右方扫到左方或从前排扫到后排,从后排扫到前排。视线每走一步都是弧形,弧形又构成一个整体环形。这种方法要注意中间的过渡,演讲时要注意衔接。此种方法主要用于感情浓烈、场面较大的演讲。

巧用手势与站立姿势

演讲中,自然而安稳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平静地说明问题;急剧而有力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升华感情;稳妥而含蓄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表明心迹。演讲的手势及其所传达的意思大致为:

习惯手势。

任何一位演讲者,都有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有而别人没有的习惯性手势。手势的含义不明确、不固定,随着演讲内容的不同而体现不同的含义。演讲手势贵在自然,切忌做作;贵在协调,切忌脱节;贵在精简,切忌泛滥;贵在变化,切忌死板;贵在通盘考虑,切忌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

不同的站立姿态,人们赋予它们不同的含义:小幅度摇腿或脚表示紧张。弯腰给人一种压抑的情绪,演讲时的鞠躬、点头引申为对听众的尊重。演讲中频频把手插入衣袋里给人一种紧张的表现,尤其是拇指向外更不雅观;将两手大拇指呈八字形插放侧面有一种威严感。采用坐式时如果猛然坐下,给听众的感觉会是演讲者太随便、太紧张;挺直腰部则反映出情绪高昂、充满自信。

指示手势。

这种手势可分为实指和虚指两大类。实指是演讲者的手势确指,它所指的人或事或方向均是在场的人视线所及的。如“我”、“你”、“我们”、“你们”、“咱们”、“这边”、“上面”、“地下”、“这些”等,其中以“我”为中心的动作居多。虚指是指演讲者和听众不能看到的,比如讲到“很久很久以前”、“在那遥远的地方”。常用虚指可伴着“他的”、“那时”、“后面”等词出现。指示手势比较明了,不带感情色彩,比较容易做。

在公务员竞聘岗位程序里,演说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演说最好采取站式。站着讲,既体现了公仆意识,又有礼貌,也符合国际惯例,还利于表达感情。

演讲者站姿规范如下:挺胸,收腹,精神饱满,气下沉,两肩放松,重心主要支撑于脚掌脚弓上;脊椎、后背挺直,胸略向前上方挺起;腿应绷直,稳定重心位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