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自己的演讲生动形象

1.注重丰富

很多人的表达都很空洞枯燥、平淡乏味,而语言要一波三折才好听,所以需要学会一波三折地使用词语。

可以把一个动词变成三个动词———学会连续使用动词。比如讲述一场乒乓球赛:“他发了一个旋转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句话就说完了,而学会动词技巧后就可以这样表达:“只见他高高地将球抛起,眼睛死死盯着,球接触球板的一瞬间,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着,向这边飞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动词转瞬变成六七个,语言即刻灵动丰富起来。

可以把一个成语变成几个词连续使用,讲春天别只用“风和日丽”,可以这样讲:“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词语。

2.保持新鲜度

演讲者应当保持表达的新鲜度,如果演讲中充斥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陈词滥调,只会引起观众的麻木和迷离。这就要求演讲者要恰当地运用新内容、新词汇、新方式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这种富有新鲜感的语言,会让人觉得既生动,又有感染力。

如,2015年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里出现了一段非常有新鲜味道的话语。“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蛮拼的”“点赞”都是网络语言,尤其是“蛮拼的”,更是2014年新热的网络语言。习主席很巧妙地运用这样新鲜、接地气的语言在新年贺词中向亿万人民传递了温暖的信号。

3.注重具体化

演讲者必须注重语言的具体化,因为空泛的内容和抽象的概念缺乏生动感,很难给观众留下具体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这就要求演讲者一定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对演讲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的描述,以生动地表现人物活动的场景和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让观众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事件的思想意义。

3.注重具体化

演讲者必须注重语言的具体化,因为空泛的内容和抽象的概念缺乏生动感,很难给观众留下具体的印象和真切的感受。这就要求演讲者一定要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对演讲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具体的描述,以生动地表现人物活动的场景和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让观众领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事件的思想意义。

很多人说话通常很抽象,有些泛泛而谈,比如“很棒”“太好”“很多”之类的词语没有特定的意义,这些抽象的词语无法令观众产生共鸣,所以需要更具体的表述激活观众的感觉敏锐度,令观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更高层次的感受和意识中。如果我们这么做了,我们将更容易获得好感,并且清楚有效地向观众传递信息。

4.引发人们的感官感受

观众是通过感觉器官来具体感受这个客观世界的,人的五觉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人们在欣赏演讲时,其实不仅仅是欣赏文字,而是所有感觉器官都参与了感受。所以,如果演讲者可以生动地表达感受就等于善于调动观众的感觉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将会非常生动、充满活力,易于抒发感情,极富表现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