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物语

一把打铁的铁锤 铁锤打过无数的铁,打造过无数的刀具,可打出的刀具几乎都是次品和残品。 每每出了次品和残品,铁锤总是把责任推给别人,要么怪打铁师傅的技艺太差,要么怪打造刀具的铁器质地不行,要么怪火炉的火候不够。 人们也感到奇怪,这个铁匠铺里怎么打造不出好的刀具呢?于是,人们请了一位最好的打铁师傅,选了一块最好的铁器,烧了一盆最旺的火炉,打造一把刀具。可最后,打出的刀具,仍是次品。...

read more..

让步

他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征服过无数高峰,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瑪是他最大的理想,为此,他一直在努力。那天,他在尼泊尔驻地,找来一位名叫丹增的当地人作为向导,两人一起来到了珠峰脚下,开始攀登。 终于,两个人费尽千辛万苦登上了珠峰的顶部,距离山顶只有两米!他和丹增只要有一人向前跨几步,就可以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登顶的人,从此载入史册。这是他毕生的心愿,现在只要简单地抢先跨出几步...

read more..

认识自已,善待自己

我想人一辈子最难对付的人就是自己吧,尽管我们一辈子抱怨的都是别人,或者另外一个谁也没见过的命运。 注意,当你一旦要想试图思考终极问题的时候,你一定要首先检查一遍你此时的状态,你喝多了吗?你失恋了吗?你是处于正常状态吗?……否则,免谈。你的思考多半是情绪与酒精的作用,没有多少真实的价值。 人是高级动物,但人还是动物,不要指望人有多少比动物更高级的判断与决策。人类的智...

read more..

有些人,注定跟你没关系

作为中年妇女,这几年,因为微信的普及,找到了很多失联的同学,由此主动或被动地加入了各类同学群。但是很快,我就退出一些同学群。因为,有些人注定跟你没一毛钱关系。 加入同学群最初,都是为了找回当年那些美好的记忆。在学生时代,我不算交友泛泛的人,仅有那么几个惺惺相惜的朋友。于是,在群里聊后,和那几个同学互加好友,继续聊。我发现,现在聊得来的,還是那几个人——相互之间随意说...

read more..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结局竟是这样……

1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2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如是你学会了放羊技巧,原来羊是这么放的,他学会了砍柴技能,原来柴要这样砍。 ——三人行必有我师,永远保持空杯的状态。 3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决定把他的羊跟你的柴交换,于是你有了...

read more..

人生关注的另一个侧面

一位渔民告诉我,因触礁倾覆的船比被飓风掀翻的船要多。人生的许多关头,不在于抗风雨,而在于补漏洞。 一位园丁告诉我,不是所有的花都适于肥沃的土壤。沙漠就是仙人掌的乐园。人生的许多成败,不在于环境的优劣,而在于你是否选对自己的位置。 一位羊倌告诉我,他很快活,因为他可以与野花攀谈与林鸟对话,随白云飘荡草原起舞。人生的许多空虚,不在于人的孤独,而在于心的寂寞。 一位厨师告诉我,鲜活的...

read more..

人生与符号

人生像一个个问号,面前随时充满了未知的问题和待解的题目。活到老学到老,在不断的进取探讨中逐步走向成熟、成功! 人生像一个个惊叹号,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头脑的清醒。失意时莫失态,得意时莫忘形!永远打起精神、鼓足勇气,永远保持难得的自知之明!正视困难、直面人生!无论身处什么逆境,总是要挺胸抬头,倒下就再爬起来,迈过去反而可能获得重生! 人生像一个个句号,将每个阶段尽量圆满或酌情地划为...

read more..

让嘲笑你的人收声

前不久,看了一期访谈节目,嘉宾是台湾金牌制作人柴智屏。在节目中,她回忆了自己涉世之初的一段经历: 大学毕业后,她很长时间都没有遇到适合的工作,只好帮人写短剧,作解说,只要有收入就好。前路茫茫的她,因一次机缘,做了一家电视台的小编剧。半年后,她参与了一部电视剧的制作。途中,台方请来的制作人大为不满:“不录了!这个戏,你们根本拍不出那个味道来。继续拍的话,拍一集赔一集,越拍...

read more..

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汤普森急救中心是伦敦著名的医院,在医院的大楼上,刻着这样一句话: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说这句话的是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1936年,他在英国演出时因心力衰竭被送进了这家医院。抢救他的医生使用了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器械,但最终仍然没能挽救他的生命,一颗艺术明星陨落了。他的疾病源于肥胖,在临终时他说出了这句颇有哲理的话。这家医院的院长、胸外科专家...

read more..

沸腾的水煮透命运人生

逆境和攀登高山是一样的道理。逆境向上是艰难的,但你的位置始终在向高处增长;而下山是顺势朝下的,是不用花费什么力气的,但你是在走下坡路,领略不到高处美妙的风光。 我们的生活里,逆境多于顺境,波折多于平静,这是一种人生规律。就像航行的帆船,需要逆向的风做动力才能乘风破浪向前航行。有波折的生活才富有创造的魅力。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说深山里有一只狐狸,早先它的尾巴是卷起来的,因为它...

read more..

人生,不是战役

英国元帅威灵顿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可当他视察战场,见敌我双方战死的士兵尸横遍野时,不由感叹道:“胜利是除了失败之外最大的悲剧。” 威灵顿的感叹,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把人生当成了一场血淋淋的战役,为了自己的胜利,为了自己的成功,他们往往不择手段,尔虞我诈,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这种靠两败俱伤赢来的“胜利”,最...

read more..

人生这本账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运作人生的模式。一个朋友,喜欢用固定的公式套取人生,比如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2岁上中学,18岁上大学,28岁结婚,30岁要宝宝,每一步都不能错,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然后给孩子也是这样规划的。他总结说,这叫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只能盈不能亏,是最接近幸福的模本。 初看,这样的公式好像没有什么错处,人生的步骤大致都是如此,如果往细里深究可能就会追究出不同的结果,如果...

read more..

语言有多重要

话不能不说,若让一个人一天不说话,恐怕比一天不吃饭还要难受。可说话这样看似简单的事,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的,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关于说话的技巧与艺术,作家刘墉在这方面堪称大师。最近,看了他写的《把话说到心窝里》一书获益匪浅。 书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他有一位朋友,在美国的新居后院搭建工具房,正当这位朋友搭到一半时,邻居在隔壁喊:“你乱盖房子是违法的!” 朋友气不过,...

read more..

一 浮世,就是做事。事如芳草,人似浮云,人活一世,就是做事来的。 干什么都叫做事,生活一件事接一件事,家事国事,公事私事,大事小事,马前事马后事。人勤于事也浮于事,没有没事的。正事闲事杂事,出事了事盖事,连家务劳动扫、买、洗、涮、做,统归包拢也叫事。 安静,是少点事。平安无事,不等于没事,是说没了糟心事。 街头有问,一天到晚怎么总有事?对啦,无所事事,人就完了。 二 社会时兴的办...

read more..

幽默的纠错

温哥华冬奥会开幕式上,有一个人所共知的败笔:火炬台的一根欢迎柱出现了故障,没有按照预先设定的方案竖起来,开幕式的点火仪式成了一个残缺的作品。 但3月1日这天的闭幕式却让我们看到了另外一幕: 闭幕式的大幕徐徐拉开,火炬台依然以“残缺”的状态搭建着,开幕式上的“失误”就这样被组委会十分客观地摆在亿万观众眼前。 一个装扮成电工模样的小丑蹦跳着来到会场,径直来到那根没...

read more..

成长中,我们应该做什么

成长就是站在十字路口,有许多道路供我们选择,对与错,有时候不过一念之间。 安德烈亚·皮尔洛,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在家人和外人眼中他是要继承家业的,而他却成了“非主流”,他热衷足球,不顾家人的一致反对,毅然走上了足球之路,他以手术刀般精准的远射能力成为继巴乔之后意大利足坛最令人信服的天才。他的组织能力、得分能力、定位球能力样...

read more..

有些路你要走一走

如今,找一份像样的工作不容易,我总是十分珍惜目前的岗位,谨小慎微地做人与处世。尽管这样,有时还是免不了遭来无端的指责。被指责后,心里疙疙瘩瘩的,一直想找一个消除这些疙瘩的通道。 生活像一杯温吞水,在按部就班的模式里,变得越来越清淡、寡味。每天两点一线,在单位与家庭之间轮转,那些郁积在胸的疙瘩不但没有被时间风化掉,反而有星火燎原之势。 一天,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向来谨慎的我,...

read more..

思想的碎片

成长就是有些东西得到了,有些东西却没有了;想要得到的东西还没得到,不想失去的东西却失去了。更重要的是,发现原来好多好多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突然离我们好遥远,许多不想要的事情却接踵而来。 待若干年后,一直在追寻幸福的我们回头遥望这段路时,却发现原先的荆棘已经洒满了阳光,而幸福正从那些五彩斑斓的经历中折射出来…… 有些事并不因时光的流逝而褪去,有些人并不因不常见面而忘却...

read more..

别把自己,拖向深渊

《爸爸去哪儿》火了,里边的小朋友也被心理学家盯上,对每一集都要做解剖式心理分析。最受关注的王诗龄小朋友,被心理学家大赞说是心理最健康的乐观孩子,证据是有一集她要拉Kimi的手,对方拒绝,她再拉,对方再拒绝,再拉,仍被拒绝,她放弃了,跟爸爸说Kimi是不是还没有睡醒啊? 对哦,她想是对方不够开心所以才拒绝她,而不是把自己拖向人生的深渊,去设想因为自己胖且不好看而被拒绝,真是一种积极达观...

read more..

坦荡,比面子更重要

A面子,又称脸面,或面目。鲁迅认为这个词是“中国精神的纲领”,因为面子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往往是身份、社会地位的体现,是自我价值的认可,所以无论帝王贵胄,还是布衣平民,都有一种面子情结。 记得小时候,80年代初,农村大多还是黑白电视机,可我叔父家的电视却是“彩色”的。当时彩电还是稀罕物,不仅货源少,而且价格贵得吓人,一般家庭都买不起。叔父家的电视为什么是彩色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