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演讲有什么好处 创新的演讲方法

脱稿演讲有什么好处

在企事业单位或者机关单位都会出这样的情况:上级让下级汇报工作,下级手里总会拿着汇报材料,照本宣科。这样的汇报材料少有七八页,多则十几页,几乎汇报材料上的每一条都会逐字念给上级听。殊不知,也许上司早已听得不耐烦,要知道,几十页的材料会占用上级大量的时间,并且还不能马上听到有效的信息,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实,这样的回报方式在企事业单位中很常见,但这种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了,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一位领导者的时间都是很宝贵的。他们大多不喜欢形式主义的汇报工作,更希望听到切合实际的有效消息。脱稿汇报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不是让你把十几页的材料都背诵下来,而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归类,选择重点内容来记,然后将其汇报给领导,实际上领导希望听到的也是这部分重点,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汇报时间。此外,脱稿汇报也让你更熟悉工作内容,体现出你对工作的认真负责,领导必定对你更加欣赏。《解放军报》于2003年6月23日在第3版上刊登过这样一篇报道。

 

济南军区某团新任政委李文舸带领机关有关人员到各连队了解情况。一些连队主官动开了脑筋:先到机关找人打听李政委的思维习惯,再翻阅上级近日下发的一系列指示,然后根据本连特点进行认真准备——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汇报提纲装订得整整齐齐。个别连队主官甚至还准备了一摞资料卡片。

李政委先来到炮连,他拿过王指导员的汇报提纲,边翻看边点名让张连长汇报有关问题。“你认为连队官兵目前关心的是什么?”“你们连近段时间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张连长匆匆忙忙在汇报提纲中寻找答案,李政委却和蔼地说:“请脱稿汇报。”

没想到,这样一脱稿,张连长顿时乱了“阵脚”,汇报起来磕磕巴巴,一些数据前后矛盾。李政委先后转了5个连队,全部要求“脱稿汇报”,结果不少连队出了“洋相”。

事后,李政委语重心长地说:“脱稿汇报‘卡壳’,说明我们肚里‘无货’啊。念稿子洋洋万言,空话、套话连篇,能让上级充分了解情况吗?大家只有‘身在兵中,兵在心中’,多在实践中摸索带兵规律,仔细掌握官兵的思想实际,汇报起来才能讲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这一番话让不少连队干部感到羞愧。

紧接着,团党委做出一项决定:今后各种日常会议和领导机关干部到营连了解情况,一律要求口头汇报,不提倡写汇报材料。

可见,不能脱稿汇报工作的下属是不会得到上司的欣赏,虽然自己辛苦准备几十页的汇报材料,但是上级也不会认同你的做法,自然是徒劳无功。所以,在汇报工作时,要脱稿汇报,用自己的语言把实际情况向领导和上级讲清楚,这样的讲话自然会受到上级或领导的欣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肚里“无货”,不敢脱稿汇报,怕因为一些事情说错话。究其根源就是他们没有深入去了解和调查,如果所有情况自己都亲自弄清楚了,就不会害怕脱稿汇报说错话。只有真正走下去搞调研,查看市场动态,才能更真切地看清本地区、本单位的优势和不足,也才能真正总结出经验,吸取到教训,争取到支持,也必将有力推动本地区(本部门)更好地开展工作。上级在听你精心准备的脱稿汇报时,自然会非常满意,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创新的演讲方法

 

旧词反说,就是要学会逆向思维。它需要辩证地去思考。要求讲话者在讲话之前尽量考虑成熟,然后反其道而行之,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我们有个成语“掩耳盗铃”,是讽刺偷铃人“愚昧自欺”的心态。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讲:我们就应该提倡“掩耳盗铃”的精神,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必须专注地去做,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和闲言碎语!这里的“铃”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就要有“掩耳盗铃”的精神——只有“掩耳盗铃”,才能更加专注!只有“掩耳盗铃”,才能全力以赴!只有“掩耳盗铃”,才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别人的嘲笑,才能坚定我们前进的勇气!

听众“喜新厌旧”,但是我们素材有限,无法总是吸收到新的资讯,所以老调新弹就是一种另类创新之举。只有创新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

 

让听众“身临其境”

细微之处见精神。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如果能够描述得具体生动,会给人一种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大大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在某学校作以“教育下一代”为主题的演讲中,这样描述他的战友:“381号高地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形势,夺下了就可以占据主动,痛歼敌人;夺不下,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司令部下令要成立一支突击队进行首攻。

大家都积极报名,后我们的团长担任这支突击队的队长。在发起攻击之前,团长亲自做了动员:‘同志们,你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战役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这百十号人了,别给咱中国人丢脸,是好汉还是孬种咱们战场上见。现在,我命令你们15分钟内务必夺下381号高地。

战斗打响了,团长端起冲锋枪,喊了声‘跟我上’就一跃而起,冲在前面,战士们也不甘示弱,呐喊着冲了上去。

敌人开始疯狂地扫射,炮弹和手榴弹不时在我们身边爆炸。战场上硝烟滚滚,喊杀声惊天动地,战士们机警地一边向上冲锋, 一边寻找一切障碍物做掩护。但是,还是有人不幸中弹倒下了。

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便又继续匍匐前进。可是,又有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昏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小腹已经被炸开。可是,我们英勇的战士,随手在身边抓了一个钢盔,用钢盔卡住伤口,再用子弹袋扎紧,又挣扎着向前爬去。一米,两米,三米……

他实在没有力气了,便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用尽后一点力气端起冲锋枪,向着敌人的阵地扫射过去。在他牺牲前,他打完了枪里的30发子弹……”

这激动人心、细致入微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绪激动,有些人已经悄悄啜泣起来,整个会场庄严、肃静,人们都在回味着战场上生与死的考验,回味着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就是恰当的细节描述所带来的震撼性效果。要想打动你的听众,就应该带他们进入你所描述的意境,让他们置身其中,仿佛亲眼目睹、亲耳所闻,这样的演讲才是真正的演讲。

“一天下午,轰隆隆,一发罪恶的炮弹拦腰削断了一棵碗口粗的大树。接着,轰隆隆……一连几发炮弹在战士们的周围爆炸。这时,受伤的战士继续匍匐向前,嗒嗒嗒……敌人的高射炮轰击着,战士们顺着山势往下滚,鲜血浸进了殷红的大地……”

这段演讲词把绘声和描状结合起来,增强了演讲的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逼真地烘托出战场的气氛,使听众宛如身临其境。

 

演讲的意义是什么

关于演讲的目的,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第三卷中对演讲的目的做过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一般说来,演讲家在演讲里的高旨趣并不在于艺术性的描述和完美的刻划,他还有一个越出艺术范围的目的,他的演讲的形式结构毋宁说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利用来实现一种非艺术性的目的或旨趣。从这个观点来看,他感动听众,不单是为感动而感动,听众的感动和信服也只是一种手段,便于演说家要实现的意图。所以,对听众来说,演讲家的描述也不是为描述而描述,也只是一种手段,用来使听众达到某一信念,做出某一种决定,或采取某一种行动。”黑格尔的这段论述,十分精辟地剖析了演讲中所使用的所有手段,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那么演讲的目的是什么呢?

演讲的目的,实质上也就是演讲的社会目的,它可以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归纳。我们把它归纳为宣传观点、变革社会和表达感情等三方面。演讲的作用演讲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于社会生活和斗争的需要才产生出来的。因此,演讲也就必然对社会生活产生反作用,以实现社会生活和斗争的某种需要。

当今美国人把“舌头、美元和电脑”称为三大战略武器,“舌头”即口才。我国知名学者周谷城在《演说精粹系列丛书》的总序中写道:“一篇好的演说,或事实有据、逻辑严密,或慷慨激昂、豪气凌云,或声情并茂、引人入胜,或机智幽默、妙趣横生,或数者兼而有之,是以使人坚定对崇高理想之信念;是以使人增加知识,明白道理;是以动人心弦,催人奋发;是以使人欢乐,得到美的享受。”可见,语言的力量,演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演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演讲的要素演讲要素即构成演讲的主要因素。它包括演讲主体、演讲客体、演讲载体和演讲受体四个部分。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演讲的整体,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部分,演讲活动都无法进行。只有我们了解了各要素的具体内容,才能使各要素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各要素的有机统一才能使演讲达到理想的效果。

演讲者演讲的目的是教育人、启迪人,这就要求演讲者本人具有先进的思想,能高瞻远瞩,识前人所未知,讲前人所未讲。历史上许多知名的演讲家如德摩斯梯尼、林肯、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无一不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以先进而深邃的思想,把人们从黑暗引向光明,推动社会进步。

 

演讲者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质。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演讲者赞美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精神文明,因此,品质必须是高尚的。因为,在社会中任何一种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人或社会发生关系,并受到一定社会规范的限制和协调,演讲亦如此。作为演讲主体的演讲者,更应以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形象出现在听众面前,带头恪守社会道德规范。

演讲者必须有丰富的学识。这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需要,也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古往今来的演讲家无一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他们在演讲中往往能信口拈来经典名著,旁征博引,运用自如。这些都是以渊博的知识作基础的。因此,演讲者必须不断地学习,跟上文化科学发展的步伐,把自己培养成学识丰厚的人。这样,讲起来才能有说服力,才能起到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演讲的类型有哪些?演讲的类型是根据演讲内容或形式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演讲类别。分类的标准不同,演讲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了解和掌握演讲的各种不同类型,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从整体上认识演讲的本质和作用,对人们具体地组织和参加演讲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命题演讲。命题演讲是根据事先拟定的题目或范围做好准备所进行的演讲。命题演讲实际上包含两种形式:一是全命题演讲,一是半命题演讲。

全命题演讲指的是由别人拟定演讲题目的演讲。题目一般由演讲活动组织部门确定。这种演讲的优点是针对性强,主题集中、鲜明。

半命题演讲指的是演讲者根据演讲活动组织单位给限定的拟题范围,自己拟定题目而进行的演讲。目前,我国举办的演讲赛中大多数的命题演讲采用这种形式。比如,1996年11月份湖南省委组织部为贯彻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举办了一场“讲党性,争贡献,作表率”全省演讲比赛,就是采用的半命题方式,只限定了范围,题目由参赛者自拟。

2.即兴演讲。即兴演讲指演讲者事先无准备,由于受某些因素的触动有感而发,临时因兴起而发表的演讲。它包括生活场景式即兴演讲和命题测赛式即兴演讲两种类型。随看社会的改革开放,随看信息传播的日益加快,随着人们交往日益频繁,即兴演讲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使用频率高和备受欢迎的一种演讲形式。

3.论辩演讲。论辩演讲是对某一事物持不同观点的双方,在同一演讲环境中所进行的以坚持本方观点、批驳对方观点为宗旨的演讲。它包括日常论辩演讲、专题论辩演讲、赛场论辩演讲三种类型.这种针锋相对、短兵相接的演讲形式,受到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