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精彩与无奈的边缘

健康的自恋可以使人充满信心并勇气十足地去完成事业,不过,由于自恋会导致对别人感受的忽视,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

A

爱自己还是自恋?

英文中的“自恋”一词(narcissism)来自于另外一个单词“水仙花”(narcissus),而narcissus这个词还有一个意思,那就是人名“那西塞斯”(也翻译为“厄索斯”)。那西塞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少年,有着无与伦比的美貌。但他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每天顾影自怜,最终跳入水中,灵魂与肉体分离,变成了一株水仙花。于是,那西塞斯成了自恋的代名词。

1.夸大成就和天赋,在没有相应的成就下,期待被看做是最优秀的;

2.被无限制的成功、权力、才气、美丽或理想爱情的幻想所迷惑;

3.相信自己是特别的和唯一的,并相信自己仅能被其他同样特别的或高地位的人理解,或应该被联想到与上述的人为一类;

4.要求过度的赞美;

5.有特权感;

6.攫取他人的利益,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7.缺乏共情的能力,无欲望去认识或认同其他人的情感和需要;

8.常常嫉妒他人,或认为其他人嫉妒自己;

9.时刻表现出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

B

自恋,关乎性别

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路边摆一面镜子,然后观察谁会来照。结果是: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奇怪吗?其实这是一个事实,现实生活中,男人会在橱窗、车窗、电梯里端详自己。

一般人看来,自恋似乎是女性的专利。其实这种看法很大程度上是几千年男权社会留下的“思维定式”,因为按照“常理”——“女为悦己者容”来推断,女性关注自己的容颜,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因此对于别人对自己穿着打扮的评价往往更为在意。换句话说,女人“自恋”,是为了“他恋”。

男性照镜子的心态则大不一样。有句话叫做“军容乃士气”。对于男人来说,“军容”整齐,自己的“士气”就能得到鼓舞。男人早上来到公司大堂,经过镜子的时候,整整西装,拉拉领带,然后大步流星走进电梯,颇有“笑傲江湖,舍我其谁”的气概,虽然自己的上头可能还有经理、总监、总裁……

就算同样是自恋,男性和女性的表现也有巨大差异。女性自恋者往往较多地表现为情感自恋和仪表自恋。而男性自恋者更多表现为习惯自恋和思维自恋。男性自恋者往往平日里我行我素,同事提出疑问,他总是固执己见,心里面说:“我高人办事,当然高深莫测,你懂什么?!”上司在例会后留下他,善意提醒上个月的部门业绩不甚理想,他会为此气愤一星期,逢人便说:“都是受别人拖累,不然像我这么精明能干,随便做做,业绩也比现在好多了。”这就是雄性自恋。

C

爱自己,也要爱别人

自恋型人格的自我中心特点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夸张、缺乏同情心、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他们一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反之,则会暴跳如雷。在和别人相处时,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由于缺乏同情心,所以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之他们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易在各方面遭受失败。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人生中最为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令人厌恶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分。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我不再是儿童了,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