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请从相信孩子开始
最近,某市政府出台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八项规定”,并在全市小学、初中学校施行,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对此表示担忧和反对的不在少数。归纳起来,其理由无外乎以下几个问题:减轻学生负担,会不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会不会影响孩子升学?会不会让孩子们变得太轻松而懒散?
毋庸置疑,这些想法和说法,出发点都是关爱孩子,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但笔者要说,如果您真正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着想,那么就请您从相信孩子开始。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有谁不真爱孩子?有谁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正因为爱着孩子,所以才不敢完全放心、放手孩子,否则不等于放弃孩子吗?还有的家长会说,相信孩子?怎样相信?只要一会儿不注意他,他能不上房揭瓦、倒海翻江!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共有心理。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一家人的希望全寄托在孩子身上,爱全都汇聚在孩子身上。但是,如何去爱孩子,怎样去帮助子女成龙成凤,不能不说是一个困扰许多家长的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爱而无度,有的则无所适从,有的信奉“棒头之下出孝子”,还有的会“恨铁不成钢”,等等。在诸如此类的“爱”的滋润下,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群”:他们或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体、架着厚厚的眼镜片、披星戴月赶往学校或各类“兴趣班”;或忧心忡忡、迷惘彷徨、沉迷于网吧;或厌烦家长、家庭、老师、学校而逃学、辍学;或身心压抑、焦虑重重、神情恍惚,心理出了问题,甚至不堪重负,厌世自杀。凡此种种,已经成为摆在学校、家庭和社会面前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的问题。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对社会方方面面根深蒂固的影响。“解铃还需系铃人”,消除这种影响,最终还须从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开始。政府出台“减负”相关规定,正说明了对此问题的重视,已由一般性要求深入到具体可行的措施。但要真正实现减负绝非易事。除了政府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外,关键还是要家长、老师和社会转变观念,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是不是有些“糊涂”?对孩子是不是爱得过切、期望值过高?是不是总想把孩子管得牢牢、看得紧紧的,总是希望孩子考分高高、处处领先其他孩子……殊不知,正因为这样,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将孩子湮没在了我们所谓的爱、希望、牵挂和“不放心”之中,成为以爱为名义、以希望为锁链而“囚禁”得严严密密的附属品,而忽略了他们应有的独立性、天性与自由!
孩子需要学校、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关爱、引导、管教,也需要给他们一定的压力,但这些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爱孩子爱过了分,给孩子的身心负担过重,到最后,也只能是种瓜得豆,事与愿违。
为了孩子,让我们首先学会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放飞童年、放飞身心、放飞自由、放飞激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