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原文 翻译 赏析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作者: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翻译:
东风轻拂着海棠,
花透出美妙的光华,
迷茫的夜雾中弥漫着花香,
朦胧的月光转过回廊。
夜很深了,
因为担心海棠会像人一样而睡去,
所以赶忙点燃蜡烛,
照耀着海棠。
赏析:
这首绝句写于元丰三年,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前两句写环境,后两句写爱花心事。题为“海棠”,而起笔却对海棠不做描绘,这是一处曲笔。“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长的春光,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当然你也可从中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
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独自打发这漫漫长夜?不成,能够倾听花开的声音的,只有我;能够陪我永夜心灵散步的,只有这寂寞的海棠!一个“恐”写出了我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
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又有谁可以阻挠呢?
萎靡之气,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我们分明可以感触到诗人的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