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强迫症,你有吗?

宝宝不小心摔了一交,看着破皮的小膝盖,你是否心疼得又是哄又是吹,眼泪也止不住往下掉;宝宝被别的小朋友推了一下,你是否立刻冲上去,替宝宝“解决”冲突;不论宝宝做什么,你是否总是密切关注着,时刻准备为宝宝扫除一切危险、障碍?如果是,那么小心,你很可能患上了“保护强迫症”。

生活中,当我们的宝贝面临危险、困难,遭遇苦痛、挫折,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比孩子还紧张,强烈的保护本能会马上滋生,“顶在头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其实是初为父母的常态。这本无可厚非,但若无理性的抑制,则极易产生保护强迫。这种对孩子的过分担心和保护,不仅影响到孩子能力的发展,也会使孩子的内心无形中变得更加脆弱、多疑。

因此,不妨克制你的保护欲望,放手让孩子体验真实的世界。

学会自保但不杜绝冒险

如果孩子想玩剪刀,你会给他吗?如果孩子进厨房开燃气,你会紧张吗?如果孩子把手指伸到饮水机热水处想要尝试一下,你会怎么办?如果孩子突然一个人跑到了马路上,你会有什么反应?

日常的生活中并不缺乏危险因素,而我们的宝贝正处于好奇心十分旺盛的年龄,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看一看,这让不少父母头疼。固然,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宝宝受到任何伤害,可是一味的“禁止”和“喝斥”也不应该。因为孩子是以尝试来成长,通过好奇的动力来认识世界的。

我们要做的是,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了解相应的知识。比如,对于“冷热”,我们可以拿一个苹果放在饮水机的热水处,在苹果上滴两滴热水,让孩子观察苹果表面的变化;也可以让孩子把手放在水杯里,不断地添加热水,让孩子感觉水温的变化,知道水太热会让他无法忍受等。为了教孩子躲避车辆,可以推着童车撞倒堆高的积木,让孩子认识到车辆冲撞的力量。孩子要玩剪刀,就示范正确的姿势,并把剪刀的锋利证明给他(她)看,这样,既教会了孩子一样本事,又避免了一种危险。

故而,我们既要教会孩子自保,又不能杜绝孩子冒险。事实上,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杜绝所有的危险恰恰是最危险的,因为危险真空中的孩子将像艾滋病人不能抵御任何病菌一样无法适应生活。

心理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有一个小女孩,刚上幼儿园就报了班学舞蹈,她很有这方面的天资,是班里的佼佼者。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办晚会来选小演员,她却落选了,原因是晚会要长头发的小姑娘,而她偏巧刚刚剪了短发。结果,孩子受不了这个事实,哭闹不止,要罢课。于是,她与妈妈有了下面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