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承担责任
我正在上课,很投入,孩子们课堂上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师生间和谐的的交流常常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没有任何征兆的,教室的门忽然被推开了,伴随着一阵寒风,一个我见过几次面的学生家长闯了进来。没等我回过神来,她气势汹汹地嚷道:“ 陶老师,你把你们班爱偷东西的那个孩子给我找出来!”我忙把她拉到教室外面问:“怎么回事?”她嗓门依旧很高:“我们家孩子总是丢东西,今天铅笔没了,明天橡皮找不到了,也不知都哪个小偷给偷走的?上次数学书就是江新宇偷的,两天后才还给我们,昨天好好的语文练习册又被偷走了,今天你得把那个爱偷东西的孩子给我找出来,这么小的年纪……”她越说越激动了,义愤填膺使得她的声音越来越大,教室里的孩子一定是听清楚了她所叫喊的江新宇是小偷的话,纷纷站立起来对那小姑娘指指点点。面对如此不理智的家长,我有点生气,而她对我的制止置若罔闻,好象非要把不该说的话说完不可,我只好提高嗓门说:“第一,你儿子的语文练习册不是丢了,是他自己错交到数学练习册里面了,我今天改作业发现了之后放到了语文老师桌上,你不信的的话可以和我一起到办公室去看看,第二,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不应该说你儿子的东西是被别的孩子偷走的,第三,作为一个成人,在孩子面前说话一定要注意,如果江新宇今天回家把你说她是小偷的话告诉父母,人家家长一定不会原谅你。”听了我的话,她嘴巴张了几下,还是有点不依不饶:“我们孩子的铅笔橡皮不知买多少了,为什么老是丢?”我语气缓和了一下说:“你可以到讲桌上看看,那里有多少无人认领的铅笔和橡皮,还有没有名字的作业本。小孩子自己的东西掉了不知道拣起来,别的孩子拣了交给老师又无人认领,所以我只好把这些无人认领的东西作为奖品发给上课听课认真的,作业写的工整的……”她的情绪慢慢安静了。对这样的家长还是应该给她点教训为好,所以我最后的话真的有点不客气了:“到现在为止我还没发现我们班哪个孩子偷别人东西,以后如果有什么事情欢迎你来在找老师,但不要再这样激动,伤害孩子的话也不要再说,更不能影响我们上课!”她无趣地笑着说:“老师,对不起了,我以后一定注意……”
铅笔橡皮总是丢,是孩子自己没有学会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是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问题,怎么埋怨是别人的问题呢?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似笑话的故事,一个常年在外奔波的商人托同乡给家里的儿子捎东西,同乡问:“我怎么找到你儿子呢?”商人答:“你如果在村口看见许多小孩在玩,那个长的最漂亮的,说话最乖巧的就是我儿子。”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当孩子与他人有利害冲突的时候,父母往往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错误都是别人的孩子的,自己的孩子怎么可能有过错呢?这个道理就和我们经常见到的蹒跚学步的孩子摔交了之后妈妈常常责怪没有生命的椅子桌子一样,但是孩子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桌子椅子有什么过错呢?这样的教育久而久之会使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恶习,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小接受这样教育的孩子会想方设法的为自己找借口,不愿意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一个不愿承担责任的人,是没法与他人友好相处的,将来走上社会,他一定会遭遇到人际交往的困惑,所以我们从小要教育孩子敢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而不是把责任都推卸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