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 从心理健康开始

父母是孩子幼儿时期的第一任老师,是永远不会变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幼儿,有人这样形容过我们的幼儿:如果幼儿的生活环境是在批评中他就会指责;如果幼儿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自信。因为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是什么样的,呈现在幼儿身上就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的父母应该精心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与态度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有些父母过分迁就和袒护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这往往使孩子养成固执、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等不良品性。有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对孩子漠不关心,任孩子自由发展不加引导,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与自己无关,这种心态极易使孩子形成冷漠孤僻的性格,有些家长望子成龙违背孩子的特点、兴趣及发展规律,盲目的给孩子加压,希望自己的孩子样样比其他孩子强,稍有差错就斥责、打骂,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还有些家长则不了解孩子的真实能力,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低,孩子随意就完成了,使孩子慢慢的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所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教育中能尊重孩子意愿,尊重孩子权利,对孩子适当地要求,孩子才会健康的发展。

家庭的结构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很多破裂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容易形成孩子性格孤僻,因此给孩子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是我们在做父母的责任。

总之,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能否顺利健康成长,直接影响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因此,必须注重培养幼儿的心理,把自尊、自信、自控、独立性、责任感、创造性和社交能力等作为重要教育目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