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在一个错位家庭
如果你的家人现在成为黑白相间的棋子,你会如何放置?亲近父亲疏离母亲,或者将那个时刻需要你保护的兄长放得离你更近?
这个世界上任何物质都应该有它的位置,偏离原位,世界可能会变得不可思议。如果一个家庭,它的每个成员并未饰演本该属于他的角色,并未站在他本该站的位置,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又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呢?
34岁的天苏很成功,她拥有自己的事业,并且做得有生有色,很多时候,你不得不被她的管理能力折服;她对人友善,你会在清晨听到她用热情洋溢的声音与身边的每个人在说:“早上好!”心情好的时候,她会将自己亲手烘烤的蛋糕带到办公室与她的下属分享。
善良、智慧、贤淑、坚强、果断、亲切……如果这些优点全部拥有,那她应该是个幸福的女人,可是,有些时候,天苏依旧觉得生活中某些点滴令她心中有个解不开的结。
很多年来,这种感觉一直围绕在她的身边――母亲与父亲,是她生活中那个结的主题。
心中的坐标
天苏渴望解开这个结。因为这个结,应该是她今天情感模式的源头。一个人的情感模式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在心理工作小组,心理咨询师与三十多人一起,一同探寻童年时期的家庭结构和家庭人际关系。
心理咨询师对大家说:“谁愿意作为此次模拟情景的主人公?”天苏举起了手。
心理咨询师对站在台上的天苏说:“在现场的这些人里面,选择几个人扮演童年时期对你影响最重要的人。”天苏选择了六个与她家人比较相像的人扮演她的家庭成员。
六个陌生人,分别扮演了天苏家庭中的六个成员,从孩提起就一起生活的亲人――父亲、母亲、外婆、哥哥、妹妹,以及她自己。
在心理咨询师的要求下,她把这些人按照心中与他们的关系,以及他们彼此的关系摆成结构图,六个人按照她的要求站在了不同的位置:天苏和外婆站在了一起,哥哥站在她和外婆后方中间的位置,父亲和妹妹并排,与他们三人面对面,只有母亲,背对着家庭中的所有人站在遥远的地方。
心理咨询师对天苏说:你不要说话,然后,让在场的其他人说出他们心中对这个结构图的理解。天苏发现,就是这个看似简单的位置,每个人自己心中对这个家庭的理解都不同,那是每个人情感的思维模式。
“天苏很依赖她的哥哥。”
“不,天苏和她的外婆庇护她的哥哥。”
“天苏和外婆最亲。”
“或许外婆是全家的主心骨,这个家庭中的所有人都得听外婆的。”
“天苏有恋父情节,她将来一定会找一个和她父亲一样的男朋友。”
“她和她的妹妹是竞争的关系,两个人都想得到父亲更多的爱。”
……
天苏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关系,在不同人的眼中,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天苏家庭的不同认识,但是,惟一的共识是母亲――所有人都认为,母亲在这个家庭中孤独而痛苦。事实也是如此。
从小被外婆带大的天苏,自然与外婆最亲密。而哥哥,因为是家中惟一的男孩,所以成了家中最需要照顾的人,他在外婆和天苏的庇护下长大。妹妹是家中惟一被父母带大的孩子,漂亮的妹妹,从小就深得父亲宠爱。只有母亲,全家人不得不生活在母亲的专政下,她也因此孤独而痛苦地生活在这个家庭中。
天苏从来没有站在这样的位置审视过自己的家庭关系,参加完心理工作小组,天苏很难过,她更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孤独与痛苦;而父亲,在不正确的情感模式中,也充满了得不到期待的幸福的失落。正是这样一个家庭,以及父母错位的爱,不恰当的沟通方式,令天苏的情感模式中,缺失了很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恰当地爱别人,以及如何恰当地接受别人的爱。
我的父母爱得如此错位
母亲的强势专政,和父亲的一味妥协,为我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很多时候,我不认为父亲正确地行使了一个男人在家中应该行使的权力,因为大多时候,他对母亲的态度是唯唯诺诺,而母亲,始终是这个家庭的主宰,她把她对我们的爱,全部通过专政体现。男人与女人的位置错位,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的。
其实,任何人都有支配欲,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释放自己的这种欲望。可是,我的母亲是一个支配欲特别强的人,偏偏她的重心又放在整个家庭中,结果就是,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不得不听从母亲的意愿。在我们小的时候,父亲工作的单位离家很远,很长时间才能回家一次。我的父亲非常爱我的母亲,我想,正是因为这种爱,令他对母亲充满歉意。可是,父亲并没有正确表达他对母亲的爱,他把这种爱,转化成对母亲的无限宽容。在我们家,无论母亲说什么,父亲以及我们都会遵从。
当父亲终于可以每天回家的时候,这种每天的面对,令专政的母亲更加变本加厉。父亲一次又一次地迁就母亲,他为母亲,放弃了很多很多,这其中,包括一个男人在家中应有的地位。母亲并没有因为父亲的迁就有什么改变,而是继续挑起一次次的争端,而我的父亲,在越来越专政的母亲面前,继续靠忍耐来得到看起来平静的生活。
父亲的理由只有一个,他深深爱着母亲,他不愿意看到母亲生气。我始终认为,在我的家庭中,母亲的专政统治,给父亲带来的伤害最大。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母亲那强烈的支配欲再也无法在我们身上得到满足的时候,父亲成为了母亲的靶心。母亲通过对父亲更加强权的统治,来实现自我。父亲,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的个性、心愿以及一个男人应有的权力化作对母亲的迁就,希望以此换取她的快乐。
可是,父亲越是做出让步,母亲的支配欲就会愈加膨胀,她并没有因为父亲的迁就而感到满足,母亲心中那块需要男人的征服来填补的空白,始终没有被父亲填满。而我的父亲,越是迁就母亲,家中的事端就会越多,父亲的一生,似乎一直在做着同一件事情――一次又一次地让步,仿佛他的身后有着无限空间。他心中渴望的幸福,就在一次又一次让步中,离他越来越远。
“家庭中的不愉快,绝不是一个人的”
一个如此爱妻子的男人,并没有因为忍让得到自己心中渴望的爱。而那个女人,拥有如此深爱自己的丈夫,本来应该是最幸福的事情,可是,偏偏这个男人表达爱的方式并非是她所期待的,在实现了自己的支配欲的同时,母亲失去了女人梦想的被庇护感。他们都在为对方不停地付出全部的爱,只是这种付出是如此不恰当,永远无法得到满足。错位的爱,令他们一天天在遗憾中度过,如终不知道如何爱对方。
我在这样一个家庭中长大,所以当我面对感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从家庭中学会怎么去恰当地爱别人,怎么恰当地接受别人对我的爱。
在我早年的记忆中,我似乎从没有得到过母亲的宠爱,她的爱,是专政,是强势。从10岁开始,家中的家务,就变成了我的工作。每天放学回家,做全家人的晚饭是我的首要任务。虽然这种锻炼把我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女性,可是,我心中那份不平衡,始终伴随着我。我不喜欢我的家,为了逃避,考大学时,我选择了数千公里以外的城市。那是一段幸福的日子,因为只有离开家,我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这种爱,很短暂。在每年两次的假期中,充分享受爱的特殊待遇,成了那时我寻求爱的方式。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有一天我到了该拥有爱情的时候,我发现,我对爱我的男人要求很高,我希望我是他的整个世界,他应该把所有的爱都给我。我希望小时候我在家中缺失的那部分爱,能够由他补偿,可是就是因为我对情感的过度要求,令爱很难继续。虽然随着阅历的增长,现在我早已不再对情感有什么非分的要求。可是,爱情似乎始终成了我渴望不可及的东西。事业越来越成功,我独立的个性以及能力令我的生活越来越好;我的成就感在合作伙伴越来越信任的眼光中更加强烈,心情不好的时候,我有大把的朋友可以成为优秀的聆听者……然后,我就越来越不清楚,男人,在我的生活中,究竟能起什么更好的作用。
家庭中的不愉快,绝不是一个人的。我始终相信这句话。同样在这个家庭中长大的哥哥,感情生活出现了另外的问题。我的哥哥是个善良的人,可是,从小母亲的强权,妹妹的能干,还有父亲的一味妥协,给他的生活指向了一条充满矛盾的路。
哥哥内心里非常抵触强权的母亲和能干的妹妹,所以,第一次婚姻,他选择了与我们完全不同性格的女人作为妻子。他以为自己会得到幸福。单纯、漂亮、小鸟依人的嫂子最初也的确给哥哥带来了施爱的幸福。
可是生活需要经营。哥哥没有在这个家学会如何独立生活,嫂子又偏偏天性不食人间烟火,结果,两个生活能力很低的人在一起,日常琐碎的事情令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么多年,早已习惯被强权女人和能干女人照顾庇护,但内心又非常抵触这两种女人的哥哥,却突然发现,离开我们这样的女人,自己无法正常地生活了。他结束了这段婚姻,也始终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另一半。我和哥哥,惟一从我们家庭中继承的,只有善良。我一直理不清症结所在,而就在这个家庭重现中,我豁然开朗。看到问题,也就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