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入门课——辩论的前世今生

辩论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到哪去?

走进辩论

辩论起源于古希腊,当时著名的智者学派是深受中产阶级欢迎的教授辩论和修辞的智术师,由于当时商业交易的频繁和民主政治的繁荣,再加上法律程序中对法庭辩论的要求,辩论十分流行。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高尔吉亚,他提出的“反对话语”对辩论命题的理解大有裨益,即“任何一个命题都有与之相反的命题。”当时还有一位著名的辩论学者,不同于智者学派公开收费教学的功利风格,他经常在大街上,菜市场等地方问别人问题,引导对方发现思维逻辑中的谬误,这个人就是苏格拉底。他强调个人智慧的取得在于求知,而求知的前提是发现自己的无知,通过与他人的辩论中他试图使对方主动意识到出思维中存在的谬误,并得出真理或接近真理。

古希腊时代辩论讲学场景

与此同时,古代中国的辩论也进行得如火如荼。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派涌现了各具风格的辩风,产生了在今日尤为人津津乐道的著名的辩论命题。如庄子与惠施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之辩,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辩,以及墨辩等。各位熟知中国古代史的朋友们,原谅我不多加赘述。

此时还有一个古老的国度也与辩论有着很深的渊源,如果大家了解轴心时代的话,不难想到这就是古印度。释迦摩尼作为佛教的开创者,对于弟子对佛教义理的阐释与形成正确认知就是通过辩论达成的。在藏传佛教院,佛教辩经常为佛教弟子习颂。为了避免对佛教义理的模糊认知,形成佛教正见,弟子常常通过辩论达成对佛教义理的一致认知。辩论激烈之时,时而拍地而起,常常辩得面红耳赤。

到了近代,辩论的传统得到沿袭,在美国的制宪会议上为了美国宪法的制定各派常常组织辩论,以使成法尽可能地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减少因宪法法理模糊而产生的争端和利益冲突。其实,现代辩论最早出现在英美国家,并成为一项独立的文化竞技活动。比如美国总统大选电视辩论尤为世人关注。上世纪90年代,国际大专就辩论赛风靡一时。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狮城舌战”于1993年举办,当时的决赛辩题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成为华语辩论史上的经典辩论之一。在那之后,各国大学组织的辩论赛遍地开花,中小学也有普及该项活动。辩论人才涌现并开始职业化,如新加坡著名辩手胡渐彪,中国著名辩手黄执中等。

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朗普与希拉里激烈辩论

近几年来,其实国内大众对辩论的认知依然有限,认为辩论属于小众活动,并常常把辩论者归为亚文化群体。直到这个局面由于一档综艺节目的火爆而开始发生变化。大家想必也不陌生,那就是《奇葩说》。《奇葩说》自2014年开播以来赢得一众好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辩论并热爱辩论,虽然《奇葩说》是一档娱乐综艺节目,而不是正式的辩论赛,但至少它带给辩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史有目共睹的。但也不乏有人担心辩论被抹上如此重的娱乐色彩,会不会扭曲辩论的本质,使其走向商业化,娱乐化呢?这样的担心无可厚非,但是要知道,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改变,我们有什么理由要求辩论故步自封呢?

其实对辩论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辩论本身,而是辩论的人,辩论怎么样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辩论的人怎么样了?没有人就没有辩论。就让我们边走边行,一路与辩论同在,倘若真的有一天辩论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悬崖勒马的时候,希望我们对辩论的初心都还在。如此便足矣

参考资料:《辩论文化史:究竟什么是辩论?》——新京报书评周刊


NSDA“SDcamps”全国英语演讲与辩论大赛(大学组)/SDcamps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与辩论大会(中小学及幼儿组)/美式辩论赛(以下简称大赛/大会)现诚招全国省市合作伙伴或城市合伙人,共同进行推广NSDA赛事品牌、举办赛事及培训活动、开展素质教育、美式营地项目等多方面合作。

我们希望认同NSDA理念,有赛事组织经验,或有教育资源,特别是有理想有热情的机构或个人一起携手,共同推广NSDA品牌、赛事及素质教育。以机构的形式,或以城市合伙人的方式均可。具体的赛事组织、盈利模式,欢迎电话或微信咨询。

微信:0012133598196

辩论入门课——辩论的前世今生-SD冠军锦标赛

详情查看:NSDA(全美演讲与辩论联盟)赛事活动诚招全国各城市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