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大神”长成记
“超级大神”长成记
作者:姚玮洁
猫腻今年37岁,看上去却还是个圆脸小伙子。和腾讯文学合作举办发布会这天,他上身穿了件再普通不过的白色圆领T恤,下半身西裤、皮鞋。猫腻抚摸着这件T恤,操着一口“塑料普通话”,对舞台下的读者说:
“我们网文作者的衣食父母就是读者,我这件衣服是读者做的,上面都是我的作品,我穿这件衣服就表示我的衣食是读者赐予的。”
读者的“供养”也许还不够直接,就在这天,猫腻被身边西装革履的腾讯文学CEO吴文辉用外界估计高达千万级的金额“买下”。
对于自己的具体收入,猫腻只是审慎地回答,网络作家排名“应该在第五到第十的位置”。
他们即便不是中国最聪明的作家,至少肯定是最终注重读者体验的文字工作者。
用猫腻的话说,一定要“咔”地抓住读者。
原来写作可以赚钱
有一段时间,从川大电力专业肄业的猫腻什么也不干,他说自己对读书“没了兴致”。
他喜欢金庸、大仲马,把打短工之外的时间都花在网上灌水和读小说上。
2000年,在网上看过穿越小说始祖——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后,猫腻觉得自己也能写点什么,他开始尝试写一些有趣的言情小篇。
很快,台版书盛行,台湾地区书商也到大陆网站找作者写书,以支持日益旺盛的租书业需求。
当时,在文学论坛上小有名气的猫腻与好几家台湾地区出版社签约,《朱雀记》的雏形,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
然而,先是有意向的台湾地区出版社倒闭,后又在花山文艺出版社运行未果。在传统出版行业屡屡碰壁、失意之时,起点中文网发现了《朱雀记》。
那时,吴文辉主掌起点中文网。2006年,猫腻与起点中文网签约,创作《朱雀记》。
那也是网络泡沫破灭之时,大型网站的免费空间变少,吴文辉们开始思索起文学网站商业化的问题。“虽然遭到反对,但带着‘不收费是等死,收费是找死’的理念,还是下决心一试。”吴文辉说。
不久,起点中文网和猫腻都开始赚钱。猫腻发现:“原来写网络小说也可以赚钱。”坐在电脑前,靠没日没夜地敲击着键盘,猫腻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彼时,起点中文网与作者之间主要走电子书VIP销售分成。作者在签约网站上发布作品,通过读者付费阅读取得收益。
当然,“对于比较成熟的作者,还有买断的模式,即按创作字数给作者稿费。”阅路小说网总编辑李智弟表示。
“大神”这个称呼就此诞生。猫腻不是最赚钱的写手,有人的作品被以每字45元的价格买断。
不过,网站提供给“大神”的合约总体看还是有些苛刻:版权被买断后,不再参与后续漫画、影视及游戏分成,比如创作《甄嬛传》的“流潋紫”就并未从影视剧改编中获得多少收益。
很快,盛大文学一家独大的局面遭到腾讯、百度的挑战,“大神”们的地位开始变化了。
“大神”的法宝
合约越来越复杂。“每个‘大神’与不同网站签订的合约都有所不同,比如如果只买断电子版权,后续游戏、动漫产生的收益肯定要分成,后期还出现了更多选择,比如是买断一个产品的版权,还是买断多个产品的版权。”李智弟说。
孰优孰劣全凭“大神”自己决定:如果这部作品卖得好,即使实际销量远高于买断价格,也没有办法拿到更多收益。而对于网站来说,作者的收益是固定的,按照创作字数收钱,如何刺激作者打磨作品质量是一个问题。
毕竟,“大神”和网站的关系比较松散:他们不是网站的员工,很多人都生活在二三线城市,无需上班打卡,收入和利益挂钩,写好写坏全凭自己的心气儿。
不过,猫腻一直是个勤奋的作者,即使签了买断合约,虽然不能保证作品的字数,却会花大量时间打磨作品的质量。
他说,希望对得起自己的粉丝。
不久之后,靠着写作,猫腻的几个心愿顺理成章地完成。比如,把原来做论坛编辑的女文青娶回家,比如装修房子结婚。
再比如,在腾讯成为自己作品改编动画的艺术总监。
他的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岳父——早在2002年左右,当第一笔实体出版的6000元稿费和当高级监理人的岳父的月薪不相上下时,他曾结结实实地高兴过几天。
新书发布会结束后,猫腻被粉丝们簇拥着走出大门。他答应,请所有参加新书发布会的粉丝们吃饭。
这些粉丝是通过贴吧、QQ群从猫腻数额庞大的粉丝中筛选出来的,幸运者还能与猫腻多次共进晚餐。
似乎没有比“大神”们更亲民的明星了。
端午节前夕,猫腻在微博上发布图片:一台由粉丝送给他的电脑。另一位网文作者林海听涛见状调侃:“在微博上许愿换笔记本电脑,所以就得到了一个全新的ThinkpadX240S。我的笔记本电脑也崩溃了啊。”
“卖个萌”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这在“大神”的圈子里似乎是个普遍现象。除此之外,读者还会“打赏”——从几百到上百万的网站货币。
这部分钱币网站和作者对半分。同样由粉丝决定的,还有起点中文网的月票排名,根据小说得票数奖励作者。
在这里,金钱和粉丝的关系比娱乐圈更为直接:“大神”们需要获取粉丝的支持,也明显比娱乐明星更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猫腻经常在微博上和粉丝互动,什么都聊:从文学到产业,从马伊琍到王菲。他的头疼脑热、悲欢离合,粉丝们一览无余。
而且,他还深谙“为读者写作”之道。每隔一段时间,猫腻都会找编辑拿电子订阅的曲线图看,“我会分析一下哪一段情节读者特别喜欢,哪一段特别不喜欢。”
10万字一个情节
偶尔,猫腻也会有点儿“叛逆小理想”,写自己想写的。
他曾在酝酿机甲类小说《间客》时清晰地意识到,订阅率肯定和玄幻类小说没法比,但最后仍坚持完成。
他为一些有才情的作者“太过于自我”感到惋惜,“比如有个作者,叫豆子惹的祸,十分放纵自己的天赋,总是写得特别嗨,10万字里面有无数精彩的小情节。我说一个小情节你写透就10万字了,你信息量太大,读者思考起来也累。商业文学是用来给广大人民群众杀时间的。”
在350万字的《庆余年》中,仅是男主人公长到16岁的背景介绍就用了9万字。
“但凡在网文界过得比较滋润的作者,基本上都是市场调查员,有天生的敏感度。他可能在文字上不是特别华丽,但是对读者的喜好有近乎于本能的直觉。就像野兽抓猎物那样,‘咔’,就抓住了。”说到这里,猫腻真的摆出个猫抓的姿势。
所以,真正的“大神”是特别稀缺的行业资源,他们是位于金字塔塔尖的人:前100名作者的粉丝量大概是整个行业的六七成。即使不做什么,开本新书也可以把大量粉丝带到新的网站。
从“大神”到“超级大神”
在和起点中文网的合同到期后,猫腻之所以会选择腾讯文学、选择吴文辉,据他自己所言,是因为信任。
“很多网站做电子订阅都会拖欠稿费,但吴文辉的网站一次也没有,这也是我跟他们在一起觉得特别安定的原因。”猫腻说。
另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腾讯文学开出了让“大神”们无可拒绝的条件。
吴文辉表示:“我们会把整个产品50%以上的收益给作者。”此外,还有全新的作者签约及保障计划。
其中更是有针对性地暗示“将打破某网站对作者的不平等潜规则”:解决网络作者一旦签约将永久转让作品版权、作品其他版权收入无法全部得到等问题,建立透明而公开的运营模式。
这个运营模式,被称做“泛娱乐战略打造明星IP”。
以猫腻为例,腾讯文学会为他建立制作人制度,用一个团队对猫腻的产品和他个人进行全方位的推广、宣传开发。
这种新模式可能促发“超级大神”。
发布会结束后的媒体群访中,猫腻坐在吴文辉旁边,尽管回答问题比较流畅,但他始终双手手指交叉,放在胸前。也许,这样的场合多少还是让他感到局促。
依照“明星IP战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神登上这样的舞台,出席此类活动。这些宅男宅女们,必须更好地学习如何与媒体及公众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