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都快乐起来吧

两年前,我到丹麦作3个星期考察。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该国政府和民众的环保工作和意识,其实还有他们轻松、学以致用的教育制度。我还记得,在第3个星期天,巧遇老师带领下的一群小学生,于一座水源及废水管理中心亲身体验何谓环保理论和实践。整个学习过程,虽然为时1个多小时,我却看不到孩子们一丝丝的沉闷暴躁表情,反而是显露出一副轻松和阳光的笑容,并得意的炫耀他们的创意作品。 同样是在两年前,我走在意大利的威尼斯街道上,一群年约8至9岁的小学生蹦蹦跳跳,神情欢愉的从我的身旁跑过。每组成员手上都拿着大地图,然后个别团员们就那么的随性趴在水城中的圣马克广场地上,一起研究和发掘手中地图内所深藏着的智慧。那一幕,我可以说是很感动,因为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进行讨论,合作精神不在话下,快乐学习的表情更是显露无遗。

上述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有关国家教育制度的不同,以及父母对于孩子的放心。尽管当地的考试也让孩子们少许感到压力,不过,轻松的学习课程却足以让孩子们的心理取得平衡点。

上个星期,一名同事突然感慨的对我说出她在专访时发现到的一个背后故事。她说:“我们当前的优秀小学生固然有他们的才华和杰出表现,不过他们却一点都快乐不起来,有者透露因为饱受学校课业、课外补习、考试升学和家庭的压力,他们都想过要做傻事呢。”

听了记者的诉说,我真的一愣,接着整个心房如同掉进谷底。此次,换成是我无法快乐起来,原因不仅只是因为担忧国家未来栋梁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在悲哀我们填鸭式教育制度,让一些好胜心强的父母的寄托所造成的后遗症。

我依稀记得俄国诗人莱蒙托夫曾经说过:“看见一个年轻人丧失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看见那块他透过它来观察人们行为和感情的粉红色轻纱在他面前撕掉,那真是伤心啊!”

无可否认,莱蒙托夫的伤心开始已经化成了现代的事实。诚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一些家长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对社会压力的理解和感受贯彻到对孩子的教育中。加上填鸭式的考试制度,一些不必要的课外补习一波接一波地让孩子们承受无形的心理包袱,进而快乐不起,甚至还存在考试焦虑。若你走入考场,你会看到很多学生的神经就像绷紧的弓弦,无法放松。

孩子的童年和成年学习是应该轻松快乐的,其实摔一跤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坏事。让孩子走出“人生如战场”的焦虑,解铃还须系铃人,只有家长调整好心态,认清该怎样对待考试,孩子才有可能正常或者超常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