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拿了压岁钱怎么花

“孩子9岁时帮她开了一个银行存折,里面存着她的压岁钱,需要较大支出时,经与家长商讨后决定使用情况”。18日,在吴家山三小开展的晨报“家长学校”活动中,一位家长写在问卷调查上的这个经验让主讲专家余勇赞不绝口。

记者随机向41位家长发放了调查问卷,37位都表示会管孩子怎么用压岁钱,但方法多数为没收、帮孩子存起来。

市教科院青少年辅导中心心理专家余勇说,家长如果没收压岁钱,孩子会养成伸手要钱的习惯;如果家长放任孩子处理压岁钱,一旦孩子无节制地花钱,又让孩子染上浪费的坏习惯;家长帮孩子存起来,需要时就把钱给孩子用,孩子并没有亲身的感受管钱的过程,对钱还是没概念。

“教孩子管好压岁钱不仅仅是钱的问题,其实是培养孩子的财商、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余勇说,培养孩子的财商就是培养他们认识钱并会正确使用钱的能力,家长在孩子3岁时就要有培养财商的意识。

余勇认为压岁钱最好是让孩子做一个账本,让孩子自己在上面记录花钱的经过。家长不用天天唠叨,孩子也知道怎么用钱。

【现场互动】

别用钱激励孩子学习

家长:与孩子定了协议,如果孩子语数考91分以上,就去肯德基吃20块的套餐;如果都考到96分以上,就吃60块的套餐,不知这种激励方法好不好。

余勇:这种方法比纯粹用钱去奖励孩子好好学习要好,因为孩子与家长一起去吃饭,有亲情的交流。用钱奖励孩子学习的方法并不合适,如果孩子考得好就给钱、考不好就不给钱,孩子讨厌的不是学习,而是钱,并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财商。

【专家开讲】

孩子的财商 可这样培养

余勇介绍,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可接受的程度分析,他们理财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般会经历4个阶段:6岁以前的萌芽期,6~12岁的确立期,12~18岁的发展期和18岁以后的升华期。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识别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报、卖旧物获得报酬。

9岁:可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知道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则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