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改革开放、转换经济机制的新形势下,学生教育问题又面临了新的情况,增添了新的内容,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带给人们发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地带进一些外部世界主要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不健康的思想文化、精神道德等方面的污泥浊水,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倾向如金钱至上、贪污盗窃、赌博吸毒、封建迷信、黄色书刊、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必然对部分天真无邪的孩子的心理受到强烈刺激和影响,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了新的更大的难度。如果不加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部分学生就会误入迷途,对中学生的教育“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是对的,但现在中学教育中往往容易忽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有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空白。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有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只有当他体(身体)魄(心理)健全时,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就是指人的个体具有正常的心理状态,有正常的认识,良好的个性,稳定的情绪,以及没有精神疾病与行为障碍。
现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究竟是什么样子??西大附中近期对1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绝大多数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在某些方面存在有心理障碍。
比如,在被调查的学生中竟然有17%的人不关心国内外大事,23%的人心中没有崇拜的英雄人物,13%的人看了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后感到没有教育启发作用,10%的人对前途没有信心。不关心政治、对前途缺乏信心的学生达到10-20%的比例,不能把这看作是一件小事情,对这部分学生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政治思想教育,将来势必在政治上迷失方向。还有,在是否诚实正直、富有同情心和抵制社会上不正之风方面,有16%的人做不到拾金不昧,24%的人做不到在车上让座,6l%的人承认自己有过撒谎行为,22%的人承认考试中曾有过作弊现象,28%的人在集体劳动中有偷懒行为,14%的人是追星族,16%的人去过歌舞厅,14%的人认为当班干部吃亏,20%的人对社会上的大款很羡慕。在学习上,偏科现象、不注意课堂听讲、学习不下大功夫的比例更大。从以上这些比例数字看,部分学生心理上不健康的表现是耐人深思的,令人焦虑的。这些问题应引起所有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警惕和关注,应当下大力来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怎样才能抓好心理健康教育?
(一)思想要重视。学校应从思想上重视,把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原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特殊性的问题不能按普遍性问题去处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搞“一刀切”。在开展教育前,要注意调查研究,把存在的问题按类划分,梳成辫子,做到有理有据,有充分的准备。
(二)要注意方法。应采用充分说理的方法,不能生硬冷倔,不讽刺挖苦,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讲求实效,不走形式。要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三)要抓主要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每进行一次教育,要集中解决一个或几个主要思想障碍问题,而且要接触实质,讲到要害,真正触动心灵深处,不能隔靴搔痒,平淡无奇,尽可能提高每次教育的成功率。
(四)要坚韧不拔。心理健康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工作,这是一件长期的教育工作,宋代欧阳修曾说:“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至于善。”(《答李诩书》)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一定要有坚定的决心,百倍的信心,顽强的毅力,要有一颗妈妈的心,一张婆婆的嘴,一个勤务员的腿。有了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主动认真做好这一工作。
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应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侧重于以下方面的教育:①学习心理;②情绪(情感)心理;③青春发育期性心理;④健康性格;⑤人际关系及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⑥环境适应能力;⑦自我控制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