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沟通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一)
柯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自以为是的人在沟通时对待他人说话都有四种反映倾向:
一、进行价值判断——对旁人的意见只有接受或不接受;
二、追根究底——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探察别人的隐私;
三、好为人师——以自己的经验提供忠告;
四、想当然耳——根据自己的行为与动机衡量别人的行为与动机;
我们举例来看一对父子的谈话,先从父亲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沟通:
\"上学真是无聊透了!\"
\"怎么回事?\"(追根究底)
\"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
\"现在的确看不出好处来,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满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好为人师)
\"我已经耗了十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修车?别开玩笑了。\"(价值判断)
\"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王明辍学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呢!\"
\"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好为人师)
\"我不知道,可是王明现在很成功。\"
\"你尽了全力了吗?这所高中是名校,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可是同学们都有同感。\"
\"你知不知道,把你养到这么大,妈妈和我牺牲了多少?已经读到高二了,不许你半途而废。\"(价值判断)
\"我知道你们牺牲很大,可是不值得。\"
\"你应该多读书,少看电视——\"(好为人师、价值判断)
\"爸,哎——算了吧,多说也没用。\"
这位父亲用心良苦,可是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问题。如果我们仔细分辨,会发现孩子在这个沟通当中的心态:
\"上学真是无聊透了!\"(我想引起注意,与人谈谈心事。)
\"怎么回事?\"(父亲有兴趣听,这是好现象。)
\"学的都是些不实用的东西。\"(我在学校有了问题,心里好烦)
\"现在的确看不出好处来,我当年也有同样的想法。\"(哇!又提当年勇了。我可不想翻这些陈年旧帐,谁在乎他当年求学有多苦,我只关心我自己的问题)可是现在觉得那些知识还满有用的,你就忍耐一下吧!\"(时间解决不了我的问题,但愿我说得出口,把问题摊开来谈。)
\"我已经耗了十年了,难道那些x+y能让我学会修车吗?\"
\"修车?别开玩笑了。\"(他不喜欢我当修车工,不赞成休学,我必须提出理论根据。)
\"我不是开玩笑,我的同学王明辍学学修车,现在月收入不少,这才有用呢!\"
\"现在或许如此,以后他后悔就来不及了,你不会喜欢修车的。好好念书,将来不怕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又要开始说教了,你怎么知道我不喜欢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