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沟通五大原则
有社会学家指出,在许多家庭里,夫妻吵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谁也不服谁。不懂得欣赏别人,看不得别人好,恐怕也是同事、朋友交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无怪乎柏杨说,看不得别人好是中国人丑陋的一面,也是中国的人际关系极为复杂的原因之一。没有了偶像,不懂得欣赏别人,较少合作,较多算计,结果大家谁也不开心。
1、告诉别人你是谁
在人与人之间,模糊有利于审美,而清晰则有利于合作。客观地说,人与人交往都是有一些或表或里的缘由的,而这些缘由的目标都是合作,商务往来是一种合作,摆脱寂寞也是一种合作,即使是得分也要在你的合作下才能如愿以偿。而合作的基础是资源。你如果没有对方需要的资源(金钱、权势美貌、才华、个性、善良等等),就不要指望对方会积极、持久地对待你,其实我们自己也是这样的。你在乎的东西才会吸引你。
2、学会感激
成功学家安东尼指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激之心,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恩惠,不管是礼物、忠告或帮助,而你也够聪明的话,就应该抽出时间,向对方表达谢意。领袖的责任之一便是谢谢。那些当选的领导人,总是要拿出一些时间去答谢曾经支持和帮助过他们的人和组织的,非如此,他便不可能得到继续的乃至更多的支持。过河拆桥的人是走不远的。
3、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你。
人际关系就是善意关系。人是三分理智、七分感情的动物。士为知己者死,从业者可以为认可自己存在价值的上司鞠躬尽瘁。给予就会被给予,剥夺就会被剥夺。信任就会被信任,怀疑就会被怀疑,爱就会被爱,恨就会被恨。
行为孕育行为。你对我友善,我对你也友善;如果你不友好,我也不可能友好地对待你--这就是心理学的互惠关系定律。
4、惯子如杀子
中国有名古话,叫作惯子如杀子。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传统的中国伦理教育我们,要做君子,要宽容,不要与小人一般见识。但问题是你作君子,他未必作君子,你宽容,他未必宽容;你不和他一般见识,他未必不找你的晦气。做人不能太一厢情愿了。一厢情愿是一种主观的做法,一种谦虚中的傲慢。
一味迁就挑衅者和违规者的结果往往是小人得志、君子遭殃。就像在一个房间里,你气喘吁吁,却有人坐在你旁边毫不体贴地冒烟,如果你不告诉他你的感受,你就得走开;而如果你走不开,你就得忍受下去。而冒烟的人也决不会感激你的宽容。你在帮助他养成不顾及别人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和性格。你害了自己也无形中害了他,因为一个人是迟早要为性格的缺陷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