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孩子处理人际交往
1.怎样教孩子处理人际交往
我们总是教育着孩子不要去打人,这种教育方式本身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没有相应的办法要求别的家长也能和我们一样去教育孩子,我们可以很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但面对自己孩子被打的情况,又不能去好好管教别人的孩子。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怎样教孩子处理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
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
用心感受孩子的被打以后的心情和感受,并积极地回应你听到他表达不满情绪时的感受,在孩子被打以后,不要冲动的替孩子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静下来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
引导孩子说出内心需求
在倾听完孩子的倾诉后,要引导孩子说出此时他的内心需求,让孩子自己说出来,他是打算忍受,还是打算还手。尤其是在孩子生气和委屈时需要引导,不在乎和无所谓就不需要了。如:“宝宝怎么了,委屈了?生气吗?来妈妈看看”等等。
及时和打人的孩子沟通
自己的孩子要引导,打人的孩子也需要正确地引导和沟通。如引导喜欢动手的那个孩子,当打人的孩子伸出手时,你要象喇叭一样,在旁边说:“豆豆要和哥哥做好朋友,豆豆真好!”如果这个小朋友还是经常打人,那不妨去找小朋友的家长做一个有效的沟通。
2.如何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建立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家长不要摆出长者尊严来训斥孩子,家中的大事,孩子应该知道,涉及到孩子的问题,应该让孩子知道,听取孩子的意见,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适当带孩子进入自己的社交圈,有客人做客,让孩子参与接待,倒茶,谈话等。
让孩子广交朋友。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到交往的能力,家长应该尽可能为孩子打开生活空间,鼓励孩子走出家门,广交好友。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良好的品行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方面,在建立良好同伴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他是孩子建立友谊的基石。
为孩子做出典范。家长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行倾向会给孩子效仿的榜样,孩子在家庭中会自觉不自觉的接受家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倾向,潜移默化地学会家长的待人接物的方式。
3.怎样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挨打不是在家里打,会是当众处罚。某次一大群孩子打嘎,邻居家老大使劲过大,把一家玻璃打破了。结果其父把院子里面的孩子集合起来,然后当着一干孩子,就用打嘎的棍打屁股。那场面不是挨打的人最害怕,是我们这些围观的人,个个胆战心惊。不过,后来发生打碎玻璃的事情就少多了,大家会找相对空旷的地方去玩。
可以打架,但打人的时候,一定要先想好自己是否有实力。那时两人之间的矛盾,除了讲理以外,可以通过打架来解决,谁赢了就是谁有道理。不过这种事情一般是单挑,旁人还会监督禁止使用损招。所以,大家都知道,你发脾气打人,别人就会打你,如果没有实力,最好就忍气吞声,呵呵。故此,孩子间对一般矛盾,反而会协商解决。
孩子间很讲公平,特别是孩子王,更要对群内孩子负责,维护大面。如果有人玩“阴”的,或是不讲道理,那好,其结果是没有人带你玩。这种惩罚是孩子间最严重的,被孤立的孩子往往会死乞白赖地请求原谅,甚至愿意挨打或送吃的东西来讨好。所以,谁不想在玩的时候被排挤在外,一般都要顾及其他人的感受。
4.如何训练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学会与人打招呼
打招呼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另一方面有利于孩子情商的培养锻炼。孩子在打招呼的过程中,可以像长辈问好,像同辈交朋友,是一个有效提高孩子与人沟通交往能力的途径。
培养孩子自我介绍的能力
自我介绍使孩子当着众人的面说话,有利于勇气的培养的同时,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内省能力,也许开始会害羞,但最终会使人际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与同龄小朋友交流
孩子在与同龄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能不经意间锻炼到孩子与同龄人的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让孩子参与家务中
父母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可以假装自己干不了,需要孩子的帮忙才能完成,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帮助他人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参与性和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