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我投资比做网游挣多
史玉柱:我要从“实业家”转向“资本家”
“未来我可能从一个实业家向一个资本家转了。”——史玉柱
史玉柱又要转身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就是三项业务:保健品、网游、金融投资。投资是伴随着脑白金开始就有。回过头看,这三块赚钱最多的还是金融投资,比前两项加起来还多。”
史玉柱出手资本市场并不是最近才有,但他如此明确的表现出倾向,多少有些出乎意料。 “我们现在有个班子,现在在积极的想办法把钱投到金融资产里去。这个涉及金额比较大,会牵扯我的精力。未来这方面我们会做,而且做得对我们来说动作还是比较大的。”
曾经是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前十大股东的史玉柱,今天还是华夏的前十股东。史玉柱曾在多个场合说过,当初投资两家银行时,还是一种无意行为。可如今有意杀入资本市场的他是否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记者:“投入资本市场有挑战吗?”
史玉柱:“有挑战,金额很大,需要谨慎。最关键你想投资的对象,你要对他未来三年和五年你要有个正确的判断。比如要投银行。中国现在17家上市银行。你要研究他们财务报表、管理团队,未来的战略,然后做出判断。投资银行赔钱我觉得到不会。我将来可能做一些投资、控股、甚至脱离掉我们的这两个行业。”
史玉柱今后是否还要出手投资银行他并没有透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是他手里现金最多的时候,他告诉记者,“巨人网络其实很有钱的,现在账上面是55亿现金,银行贷款是零。每个月还在增加,是很不缺钱的。”
其实无论史玉柱是不是资本家,他已经成为了创业者心中的神话已是不争的事实。今年7月份,史玉柱拍卖午餐三小时的新闻铺天盖地。最终竞标成功的是一家陕西企业,价格1899999。一时间,有人说花近200万和史玉柱吃三小时午饭,不值!也有人指出这是史玉柱在给自己炒作!
史玉柱还原了当时的场景:“第一个以200万竞拍成功的人没交钱。第二名交钱了。是一家陕西的民营企业,他们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转变有些困惑。他问我,我就实事求是告诉他我当遇到这种情况我怎么做的。这个钱王利芬后来捐给王光美的慈善基金会了。我生怕他觉得不值,后来反馈说他们都觉得值。我听了以后心理安慰一些。”
换个角色,史玉柱会不会愿意自掏腰包,争取一个和巴菲特共享午餐的机会?史玉柱的回答自己都笑了:“我和他差距太大了。我投资范围比较窄,集中在金融一个领域。我即使和他吃了一顿饭,最后我能不能收回来我不知道(笑)。”
史玉柱如今的经商之道的确和13年前不太一样,一直未变的是他仍然寻找着变化,变了的是他为人置业的态度:“在中国的民营企业里面,50多亿现金零负债,每个月超不多一亿左右的速度还在那加着。除了互联网企业。这种企业的经营状况挺少的。别人觉得这种企业挺傻的。”
记者:“您觉得傻吗?”
史玉柱:“我觉得不傻,安全点好啊!企业到现在我觉得安全第一,发展第二。”
史玉柱:受争议的游戏“征途”
史玉柱是网游的骨灰级玩家,这已不是秘密。
几天前,他在微博中写到:“一个老板同一个时期只能做一件事,我的精力目前是测试游戏。11月初我将去征途2参加测试。”
虽然创造了脑白金的销售奇迹、现在还卖着黄金搭档,可史玉柱如今的生活早就远离了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年前我就从保健品退下来了,网游其实也退下来了,都是他们在管。我主要就是游戏测试。”
不少网友在他的微博里留言:史总,给个征途2的激活码!
恰恰是这个征途游戏,一度让史玉柱成了争议人物。但史玉柱对我们说,他对此心安理得:“征途投放市场第一天,我们就限制未成年人想要注册都不行,一看你身份证号码,就不让注册了。当然我们这么做了也有人混进来了。用别人身份证等等。但我们至少已经做到了我们的玩家里面,未成年人已经不超过1%了,这个对于整个行业平均未成年人占到了40%相比,我们也心安理得。”“别人骂我怎么能毒害青少年,我觉得我睡觉还比较踏实。我们能做的都已经做了。”
记者:“您让您的孩子玩游戏吗。”
史玉柱:“会啊,是在玩。但是我跟他规定要周末玩,要上学吗。”
记者:“他听话嘛?”
史玉柱:“现在小孩没几个听话的。”
最近一段时期,众多国内网游公司都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多远化发展似乎成为一个方向性的选择。以网游一举成名的盛大就正在涉足文学、影视、视频等领域,陈天桥的“网络迪斯尼”梦想正逐渐成形。记者史玉柱问,巨人会考虑这样的多元发展吗?史玉柱笑而不答。
关于征途二,史玉柱说他是我们又面临的一个大考:“新征途看未来一个月吧,看势头。到目前看测试一个区的限号还不错。至少大家还认为网游里还出了一个大作。但至于大到什么程度不知道,这个玩家说了算。其实老征途每天的销售收入,除了两三年前我们瞎折腾了一下。收入还是相当稳定的,每个季度业绩环比都在大于5%增长,没外界想象的那么差,一年还能做到上亿美金的税后利润,也还行。”
去年他重回伤心地,在珠海投资了十几亿要盖一个21万平方米的巨人南方研发基地。盛大的奠基仪式上,老史对众多媒体记者说,希望珠海的基地可以和google总部相媲美。媒体用“巨人归来”形容他的衣锦还乡。史玉柱却说,不是归来,是巨人做大!
上海有巨人园区,那里是他的决策机构。现在巨人还在北京、珠海尝试建园区,设立研发中心。史玉柱的巨人网络还在越做越大。
史玉柱:巨人其实也想普通
作为无数创业者心中的偶像,史玉柱并不是因为白手起家,21年后坐拥了一个几百亿的上市公司。大多数人最钦佩的恰恰是他的失败。从全国富豪榜第八到负债两亿五,大起大落后的史玉柱成了传奇。
当年直接拖垮史玉柱的巨人大厦,至今还在珠海。黑黑的三层楼体和周围的建筑物反差很大。远远看去,像是一推积木中摆了一块黑疙瘩。
记者:“看到那三层烂尾楼,您看到什么感觉?”
史玉柱:“我大概两三年前去过,有一天下雨,到那看了,的确很凄凉。但是我去呢,好处是老百姓的购房款我还完了。如果没还完,我去我的精神压力会很大。”
史玉柱当年靠炒巨人大厦的楼花集资,硬是把原本设计的10几层楼卖到了70多层。结果楼没盖成,史玉柱负债几亿,债主成群,他也成了失败的代言人。史玉柱的微博里这样写道:“1997年的12月,几近身无分文,默默离开珠海。唯一带的是一辆奔驰车,开到江苏甚至连加油的钱都没有了。” 十几年后,终于他有勇气再次回到了烂尾楼前,甚至还走了进去:“凄凉感还有。尤其是到楼里面,地下室,全都是水,有人里面建了废品收购站。现在去看也有好处,时隔几年告诉自己不要头脑发热,对警示自己肯定是有帮助的。那毕竟还是巨人的资产。”
记者:“听说您现在有恐高症了?”
史玉柱:“(笑)也的确。现在要盖高楼,能不盖高尽量不盖高。你要去我们上海园区看一下,一般都是三层,员工宿舍是五层,反正我现在确实不敢盖高。”
巨人大厦成了烂尾楼13年后的今天,史玉柱仍然还有留有后遗症。它好像影响的不仅仅有“高度”,更是一种“态度”:“其实一个企业不能太追求发展速度,不定硬性目标,我明年必须怎么怎么样。其实别定这个目标,你只要把握方向,把工作做踏实了,结果听天由命,说不定这种企业发展的是最快的。”
听史玉柱这样说,难免有人说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这的确已经成了这个身价上百亿人的人生态度。“十几年前我们搞了一个百亿计划。那时候我们销售额还不到十亿。你定了这个目标,就要为这个目标作计划,安排工作,这样就不客观了,反而把自己的企业搞伤了。要有个平常心。”
生活中,史玉柱把这种平常心几近做到了极致。那身他钟爱的运动服让他告别了所有其他款衣服。就连巨人在美国纽交所上市,他也是穿着运动装举槌敲钟。我们当天的采访也是在一个较为正式的场合。一片黑压压的西装里,记者一眼就发现了一身白运动服的史玉柱。“别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我穿西装,动起来绑着难受,扎着领带嘞着难受。 扎领带对你有什么帮助吗?都是给别人看的。一个人有平常心就别太在乎别人怎么看你。所以我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我就爱装运动装。你说有哪个场合不让进,那我就不进。”
采访的尾声,我们和他讨论起了巨人,但这次不是巨人网络,而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人。
记者:“您愿意别人称你巨人吗?”
史玉柱:“不愿意做巨人,太累了。更希望别人把我看成是最普通人,或者比普通再低一点,这种更感觉是最好的。高处不胜寒,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