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过最长的路,是我爸的“套路”
ldquo;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荀子·劝学》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青,出于蓝而青于蓝。流传后世,人们多半用它鼓励年轻人通过努力,超越了前辈,一代又比一代强。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语境的前提是指学习。
quot;学不可以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所以,有些事情。未必是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就像今天要聊的——父子关系。
我爸,在我心中就是“套路”的代名词。
在我成长过程中,走过最长的路,恐怕就是他的“套路”。
01
不在你身边,可我也没走远
高中以前,我是很害怕狗的。
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跟我爸去小卖铺买酱油,走到一半,突然窜出一只大黄狗。
龇牙咧嘴,凶得厉害。
我整个人被吓到不敢动弹。杵在路边,等待爸爸的救援。
然而,他溜了。我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失了…。
那晚,我哭干了眼泪。就连大黄狗,也被我的哭声所动容,摇头摆尾地走掉了。
回家后,我有两周没理父亲。
直到成人礼那天,他给我抱回一只小奶狗。面对这个毛茸茸的新生物,我心都化了。
爸爸却认真地说:“只有直面内心的恐惧,你才能变得更强。这小家伙长大了,也是龇牙咧嘴的模样。那晚,我没溜,只是在远处看着你而已。所以,以后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怕。就算我不在你身边, 我肯定在你身边不远的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过完成人礼,就真大长大了。但是,听完父亲的话,我充满了力量。
02
酒逢知己千杯少,不知自己何时倒
后来长大了,爸爸的套路也越来越难。
大学毕业的散伙饭局上。她们都说告别的时候,除了眼泪,还要有酒。
那天我跟同寝室的姐妹,边哭边喝,边喝边哭。
那是我第一次喝酒,我居然喝了10瓶百威。
次日醒来,我妈端着热粥跟我说:“怎么喝那么多,你爸昨天3点去把你背回来。晚上一晚上没睡,在客厅一支接着一支。“听完,我一头又扎进被窝。
晚饭上,父亲从酒柜拿出一瓶黄色的酒。开瓶以后对我说:姑娘,看你酒量还行。今晚陪老爹喝点,昨晚10瓶,今天咱爷俩1瓶就行。”
说心里话,喝酒真爽,我无法拒绝。便开启了第二次的酒场生涯。
2杯下肚,父亲不喝了。说带我到小区转转,简直扫兴到极致。可没办法,他是爹,我是儿,得遵旨。
然而,我刚走出单元门。夏日的晚风刮来,就这么一阵,两阵地刮起来。
我就,又醉了。
这一醉,居然到了第二天晚上。端着粥来的依然是我妈,这次她带着笑意地说道:“感觉如何?酒量不行嘛。”
我无言以对。这时,父亲进来,也是温柔地说:此酒为黄酒,又名“见风倒”。喝完以后,风一吹就见周公去了。你这酒量,还是别在酒场混了。我看,你不行。”
自那以后,我再没沾过酒。不是因为怕醉,而是我知道。
父亲的“套路”,其实就是我该走的人生路。多走他的“套路”,才能能让我少走更多弯路。
有次同事突然问我:我每次看你跟你爸打电话都能打一个小时呢说啥?
我问他,你不这样?
他说,不啊。我跟我爸最多“吃了吗?”“吃了”,就挂了。
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和我爸的特殊性。
小时候,我总想,这爸太坑了,我一定不是亲生的。
长大后,渐渐明白,这些年的“套路”的背后,都是父爱的表现。
每个人的成长和人格定型,都和父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年幼时的盲目崇拜,到青春期的叛逆不服,再到成年后的理解尊重,环环相扣。
就我和我父亲而言,“套路”让我们更加紧密,也造就我们亦师亦友的相处模式。
他教我如何骑车、打球、讲道理,我教他如何上网、购物、玩游戏。我们甚至经常统一战线,反抗我妈的“强权政策”。
在我看来,一对理想的父子关系,莫过于两个人相辅相成,各自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