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读书故事
当代名人读书故事教我们如何去面对生活,追求卓越的品质;教我们怎样超越自我,实现梦想。它就像一颗指路明星,带领我们走向成功。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当代名人读书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当代名人读书故事篇一1920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刘半农获得了公费赴英留学的资格。在出国前,他在文坛的名声已甚隆,多家报刊纷纷向他约稿,因此他就想选择文学专业,至少也要兼学文学。但到了英国伦敦,在接触到所报的语言学专业之后,刘半农发现如果自己兼学文学,势必会影响到本专业的学习,因此他索性舍下了文学,把全部精力投放到了语言学上。
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刘半农发现西方语言学门类众多,完全学好至少要七八年。于是就退后了一步,专攻语音学。定下这个目标不久,他又发现语音学也是有好多分支,在结合国内的情况后,他瞄准了实验语音学。
学成回国,刘半农凭借自己多年所学的知识,迅速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语言学家,撰写的《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了“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这是我国第一部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著作。
成功需要专注,更需要“后退”。正如刘半农自己所说:“把自己看得小些,在小事上做‘水磨功夫’。”
当代名人读书故事篇二弗兰克斯是海地人,热爱足球,热爱生活,从小就在街边、马路上踢球。尽管每天他都要靠搬运沉重的货物来养活一家人,但一有时间,不管多累多晚,哪怕是一个人,他也要对着墙壁踢球。虽然没有球鞋,足球也是从垃圾堆里捡来的,但他一直在坚持,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他所有的娱乐。
灾难降临的时候,他还在工厂,突如其来的地震瞬间摧毁了仓库,水泥墙壁倒下来,砸在了他的腿上。等弗兰克斯醒来的时候,已是灾后的第6天,他顽强地挺了过来,但是,却失去了一条腿。
看着空落落的裤管,弗兰克斯撕心裂肺般大哭。他痛不欲生,23岁的青春,该怎么面对未来?而且,他再也不能踢足球了,世界在这一刻黯然失色,梦想与快乐支离破碎,他陷入绝望之中。
回到用帐篷搭建的家中,弗兰克斯无精打采。活着,对他来说,也许是一件痛苦的事,他无力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成天都在睡觉,用昏睡来逃避清醒时的难过。几个月来,他一直这样迷茫,吃完救济粮,就爬到床上。
一个下午,弗兰克斯拄着拐杖,前去领取食物。当他路过一个停车场时,突然飞过来一个足球,他毫不犹豫,下意识地用健全的腿将球踢了出去……
一记完美的弧线,球飞到人群之中,在场的人对他的表现报以掌声。那一瞬间,给了弗兰克斯莫大的触动,是啊,自己还有一条健全的腿,一样可以踢足球,一样可以去工作。振作起来的弗兰克斯以崭新的热情重新投入到足球中。海地地震造成30万人受伤,其中4000多人截肢,源源不断的问题随即产生:如何让这些截肢者重获新生?如何让他们恢复锻炼身体的决心和勇气?如何给他们设置安全而科学的锻炼项目?弗兰克斯在政府的支持下,联系上一批同样只有一条腿却一直热爱足球的人,一起组织了一个球队。因为欣赏昆虫狼蛛断腿后仍能生存,他们便取名叫“狼蛛队”。球队共有15人,14人只有一条腿,守门员除外,但是,他却只有一只手。
现实总是格外残酷,在训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身体和心灵的创伤不是很快就能抚平的。在拐杖足球开展初期,心情苦闷的球员们甚至会拿拐杖作为攻击对手的武器,但随着比赛的增多,他们基本都能遵守场上纪律了。因为无法掌握平衡,他们经常一跑就摔倒,速度也格外慢,更不用说控制足球了,甚至时常因为对方的拐杖而被绊倒,一用头顶球也会倒下……相比正常人踢球的练习,他们得多付出十倍百倍的汗水。
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没有放弃,一直坚持训练。慢慢地,大家越来越灵活,控球技术也愈发熟练。他们学会了如何借助拐杖左右摇摆身体,怎么挑球和用一条腿盘球——球员只能用自己仅有的那条腿运球,拐杖运球算犯规,队员们因此练就了一身比健全运动员更惊心动魄的运球技术。单腿快速奔跑对他们的平衡能力要求很高,为了能踢到球,他们的拐杖在每一次停下时几乎都要插进草皮中,当再次奔跑时就很容易摔倒。不过,对从死亡线上走过的他们来说,战胜困难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三个月后,当一名队员成功将球踢进门框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开怀大笑,却也同时放声大哭。因为,他们的坚持,终于有了希望。
为了更好地宣传这种积极的心态,弗兰克斯时常组织与其他同样一条腿的球队打友谊赛,希望通过比赛让海地人找回生活的勇气,为竞技,为娱乐,更为那种绝不屈服的精神。球员们或拄着拐杖或安装假肢,用幸运保留下来的一条好腿快速奔跑抢球、传球、射门。他们似乎在告诉全世界,海地残缺着,海地人却坚持着,在这块支离破碎的土地上,点燃了复苏的希望。
2011年12月26日,世界足球盛典——2011足球奥斯卡活动拉开帷幕,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这里。弗兰克斯的球队也出现在了赛场,成为2011足球运动中最感人的身影,震撼着所有人的心灵。阳光照耀下的绿茵场上,22名球员,24条腿骄傲挺立,除了守门员,所有的球员都架着双拐。场上也只有42只手,因为双方守门员都只有一只胳膊!
因为每名球员残疾的那条腿截肢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人截肢的部分在膝盖以下,而有些人的截肢程度比较严重,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大腿。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比赛规定一律不允许用残疾的那条腿来触球,也不允许拐杖碰球。就这样,在上下半场各25分钟的比赛中,球员们放弃了为生活方便而佩戴的假肢,拄着拐杖,快速奔跑抢球。进球后的狂喜、追赶时的坚毅,在那一刻,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当比赛结束,全体队员相互依靠,举起双拐庆祝的瞬间,整个世界,为之动容。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他们虽然失去了一条腿,却没有放弃奔跑,用另一条幸运的腿,挺拔而快乐地站立着。
当代名人读书故事篇三他很小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大人看待。10岁时,他央求父亲在学校的图书馆里为他谋“份工”,不要报酬,只为有书可看。当时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员见他聪明好学,答应让他试试看。
第一天上班,管理员见他身材单薄,怕累坏了他,只是简略讲了一下图书分类的方法,并告诉他不用做太多的事,只要把被人放错位的图书放回到正确的位置就可以了。
他好奇地问,是不是像当侦探一样?管理员觉得他悟性很高,由着他的性子去做。
他像一只小鸟在迷宫一样的图书室里飞来飞去,非常认真地寻找,不放过任何一本错放的书。一盏茶的工夫,他就找出了3本放错的书。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图书馆。趁门未开,他用笔写下昨天整理过的图书。门一开,他高兴地步入迷宫,不遗余力,兢兢业业地工作起来。
干了一个星期后,他发现自己对迷宫已了然于心,于是毛遂自荐对管理员说能否让他担任管理员一职。管理员觉得他的办事能力的确非凡,丝毫不输成年人,但苦于他太过年幼,迟迟没有表态。
两个星期后,他邀请管理员到他家做客。吃晚饭时,他的母亲对管理员说,他们一家要搬迁到附近的一个住宅区,孩子担心随之转校后,没有人整理好那些放错的书。管理员说,让孩子一心念书吧,图书馆的事就不用他帮忙了。
没过多久,他又出现在图书馆的门口。管理员看到他,以为他是回来看望自己,很是高兴。可他却说,是他恳求妈妈把他转回来的,由于那边的学校不让学生管理图书,所以他决定还是回来上学,同时管理这儿的图书。虽然现在来图书馆的路程比原来要远,但是爸爸同意用车接送他。他还说,如果爸爸没时间接送,他就自个儿走路来,自个儿走回家。
这位男孩就是美国首富——比尔·盖茨。他不懈的决心和对人类的使命感让他21年蝉联美国首富。
一点一滴不懈的努力,都是未来成功最好的铺垫。没有躺着就成功的林志玲,也没有随意让人笑笑就可以成功的周星驰。周星驰用10年的决心和付出,从1982年出演,到1992年走红,完成了票房神话。周迅同样用了10年的决心和努力,从没有规划的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一线明星。
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坚持到底,就没有他做不成的事。决心把每件小事情做好,你会比别人得到更多成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