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板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板》

上帝板板,下民卒瘅。

出话不然,为犹不远。

靡圣管管。不实于亶。

犹之未远,是用大谏。

天之方难,无然宪宪。

天之方蹶,无然泄泄。

辞之辑矣,民之洽矣。

辞之怿矣,民之莫矣。

我虽异事,及尔同僚。

我即尔谋,听我嚣嚣。

我言维服,勿以为笑。

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天之方虐,无然谑谑。

老夫灌灌,小子蹻々。

匪我言耄,尔用忧谑。

多将熇々,不可救药。

天之方懠。无为夸毗。

威仪卒迷,善人载尸。

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

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如璋如圭,如取如携。

携无曰益,牖民孔易。

民之多辟,无自立辟。

价人维藩,大师维垣,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

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无俾城坏,无独斯畏。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敬天之渝,无敢驰驱。

昊天曰明,及尔出王。

昊天曰旦,及尔游衍。

注释:

板板:反,指违背常道。

2

译文:

上帝昏乱背离常道,下民受苦多病辛劳。

说出话儿太不像样,作出决策没有依靠。

无视圣贤刚愎自用,不讲诚信是非混淆。

执政行事太没远见,所以要用来劝告。

天下正值多灾多难,不要这样作乐寻欢。

天下恰逢祸患骚乱,不要如此一派胡言。

政令如果协调和缓,百姓便能融洽自安。

政令一旦坠败涣散,人民自然遭受苦难。

我与你虽各司其职,但也与你同僚共事。

我来和你一起商议,不听忠言还要嫌弃。

我言切合治国实际,切莫当作笑话儿戏。

古人有话不应忘记,请教樵夫大有裨益。

天下近来正闹灾荒,不要纵乐一味放荡。

老人忠心诚意满腔,小子如此傲慢轻狂。

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被你当作昏愦荒唐。

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

老天近来已经震怒,曲意顺从于事无补。

君臣礼仪都很混乱,好人如尸没法一诉。

人民正在呻吟受苦,我今怎敢别有他顾。

国家动乱资财匮乏,怎能将我百姓安抚。

天对万民诱导教化,像吹埙篪那样和洽。

又如璋圭相配相称,时时携取把它佩挂。

随时相携没有阻碍,因势利导不出偏差。

民间今多邪僻之事,徒劳无益枉自立法。

好人就像篱笆簇拥,民众好比围墙高耸。

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

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

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

敬畏天的发怒警告,怎么再敢荒嬉逍遥。

看重天的变化示意,怎么再敢任性桀傲。

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

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

赏析:

所作的讽刺诗,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与后代一些讽谕诗“卒章显其志”的特点相反,作者开宗明义,一开始就用简练的语言,明确说出作诗劝谏的目的和原因。首二句以“上帝”对“下民”,前者昏乱违背常道,后者辛苦劳累多灾多难,因果关系十分明显。这是一个高度概括,以下全诗的分章述写,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两句展开的。

的“板板”,作者在诗中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和谴责。先是“出话不然,为犹不远。靡圣管管,不实于亶”,不但说话

;他为了解民于水火,大胆进言,甘冒风险“民之方殿屎,则莫我敢葵。丧乱蔑资,曾莫惠我师”

“无敢”两句,“无为”

在这首诗中,最可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作者的民本思想。他不仅把民众比作国家的城墙,而且提出了惠师牖民的主张,这和邵公之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相通的,具有积极的进步作用。二是以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的“戏豫”和“驰驱”的大不敬,从而加强了讽谕劝谏的力度。如果不是冥顽不化的亡国之君,对此是应当有所触动的。

感情之激切于此可见一斑。而叠字的多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