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常武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常武》

赫赫明明。

王命卿士,

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修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

左右陈行。

戒我师旅,率彼淮浦,

省此徐土。

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

王舒保作,匪绍匪游。

徐方绎骚,震惊徐方。

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铺敦淮濆,仍执丑虏。

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

如江如汉,如山之苞。

如川之流,绵绵翼翼。

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

徐方既同,天子之功。

四方既平,徐方来庭。

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注释:

赫赫:威严的样子。明明:明智的样子。

2

译文:

多么威严多严明,王对卿士下命令。

太祖庙堂召南仲,太师皇父在其中:

“速速整顿我六军,备战习武任务重。

布防警戒切莫松,救助南方惩元凶。”

王诏尹氏传下令,告谕程伯休父依令行,

士卒左右列成队,告诫全军申军令。

沿那淮岸急行军,巡视徐国察隐情。

诛其祸首安人民,三司就职工作勤。

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

从容镇定向前进。

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

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

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

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

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

势如江汉水汹涌。

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

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

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

徐国臣服成一统,胜利应是天子功。

四方叛逆已平定,徐国入觐来王庭。

徐国改邪已归正,王命班师返京城。

赏析:

郑亦无戒王之说,然则作《序》者其腐儒之见明矣。”王质《诗总闻》谓“自南仲以来,累世着武,故曰常武”: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常武”是乐名,他说:“武王克商,乐曰《大武》,宣王中兴,诗曰《常武》,盖诗即乐也。”近人或以为古常

,《汉书-人物表》与《后汉书-庞参传》所载《马融上书》都认定南仲是宣王时人。同时,王国维《观堂集林-鬼方昆夷玁狁考》据《出车》说“赫赫南仲,玁狁于襄”,而“周时用兵玁狁事,其见于书器者,大抵在宣王之世,而宣王以后即不见有玁狁事”;又据《鄦惠鼎》与宣王时《召伯虎敦》文字相类,断定南仲必为宣王时人。另一是程伯休父,《国语-楚语下》云重黎“其在周,程伯休父其后也。当宣时失其官守,而为司马氏”。

任务

中国古代叙事诗不很发达,但如《常武》一诗,尽管在细节的叙说上精详远不及古希腊罗马的史诗,却也神完气足,其叙事虚写与实写的巧妙结合,尤为一大特色,从诗歌艺术上说,即使与古希腊罗马史诗相比,似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