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早春的诗意

城东早春的诗意

《城东早春》

作者:杨巨源

原文: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2

翻译:

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

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

颜色尚未均匀,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

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

如果等到春深花茂,

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

那时,人人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

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

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