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鼓钟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鼓钟》
鼓钟将将,淮水汤汤,
忧心且伤。
淑人君子,怀允不忘。
鼓钟喈喈,淮水湝々,
忧心且悲。
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钟伐鼛,淮有三洲,
忧心且妯。
淑人君子,其德不犹。
鼓钟钦钦,鼓瑟鼓琴,
笙磬同音。
以雅以南,以龠不僭。
注释:
鼓:敲击。将将:同“锵锵”,象声词。
2
译文:
敲起钟声音铿锵,淮河水浩浩荡荡,
我的心忧愁而又悲伤。
那善人君子啊,想起他叫人怎么能忘。
敲起钟声音和谐,淮河水滔滔不歇,
我的心忧愁而又悲切。
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品行正直无邪。
敲起钟擂起鼓点,乐声回荡在淮上三洲,
我的心悲哀而又难受。
那善人君子啊,他的德行将永垂千秋。
敲起钟声音清脆,又鼓瑟来又弹琴,
再加笙磬一起和谐奏鸣。
演奏起雅乐和南乐,吹龠歌舞合拍分明。
赏析:
怀念善人君子的。前三章写耳闻钟鼓铿锵,面对滔滔流泻的淮水,不禁悲从中来,忧思萦怀,于是想到了“淑人君子”。对他的美德懿行心向往之。卒章描写钟鼓齐鸣
《毛诗序》称此诗“刺幽王也”。毛传云:“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会诸侯于淮上,鼓其淫乐以示诸侯,贤者为之忧伤。”其实诗中所写的音乐皆是雅音正声,与“淫乐”沾不上边,因而郑笺释为:“为之忧伤者,‘嘉乐不野合,牺象不出门’。今乃于淮水之上作先王之乐,失礼尤甚。”郑氏是以奏乐地点之不合于礼来解释贤者闻乐忧伤的原因的。其实好的音乐未必不能在外演奏,譬如《庄子-天运》中写到“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就是一例。王安石则称:“幽王鼓钟淮水之上,为流连之乐,久而忘反,故人忧伤。‘淑人君子,怀允不忘’者,伤今而思古也。”苏辙《诗集传》则发挥毛传“幽王用乐,不与德比”之说,云:“言幽王之不德,岂其乐非古欤?乐则是,而人则非也。”意谓乐乃正声嘉乐,而幽王之德无以配之。
何代,何王
时代的忧思。从诗的卒章来看,他所听到的不是一般的音乐,而是“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