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隰有苌楚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注释:

隰:低湿的地方。苌楚:藤科植物,今称羊桃。

2

译文:

洼地有羊桃,枝头迎风摆。

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知好自在!

洼地有羊桃,花艳枝婀娜。

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家好快乐!

洼地有羊桃,果随枝儿摇。

柔嫩又光润,羡慕你无室好逍遥!

赏析:

孔疏皆从其说,至宋又加进理学内容,所谓“此诗言人之喜怒未萌,则思欲未动。及其私欲一炽,则天理灭矣。故思以反其初而乐其未知好色之时也”。至明何楷更坐实史事,他说“《隰有苌楚》,疾恣也。桧君之夫人与郑伯通,桧君弗禁,国人疾之。”朱谋玮《诗故》则说:“伤桧之垂亡而君不悟也……亡国不知自谋也。”增添了“亡国”的内容。清刘沅《诗经恒解》又沿此说进而发挥,他说“盖国家将危,世臣旧族……无权挽救,目睹衰孱,知难免偕亡,转不如微贱者可留可去,保室家而忧危也”。二是朱熹《诗集传》首创之说,云:“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后世循其说甚众,如许谦

无室家之累,意明语晰,无可争议。至于诗人为何产生这一奇特的心理,则是见仁见智不一:或说是赋税苛重,或说是社会乱离,或说是遭遇悲惨,或说嗟老伤生,谁也无法坐实其事。不过,从此诗企羡草木无知无室的内容观之,诗人必然有着重大的不幸,受着痛苦折磨,才会有“人不如草木”之感。全诗三章,每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