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庭燎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庭燎》
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夜如何其?
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夜如何其?
夜乡晨,庭燎有辉。
君子至止,言观其旗。
注释:
其:语尾助词。
2
译文:
已是夜里什么时光?
还是半夜不到天亮。庭中火炬熊熊闪光。
早朝诸侯开始来到,旗上銮铃叮当作响。
已是夜里什么时分?
黎明之前夜色未尽。庭中火炬一片通明。
早朝诸侯陆续来到,旗上銮铃叮咚齐鸣。
已是夜里什么时辰?
夜色消退将近清晨。庭中火炬光芒渐昏。
早朝诸侯已经来到,抬头同看旗上龙纹。
赏析:
鲁诗也都以为是宣王中年怠政,姜后脱簪以谏,宣王改过而勤于政,因有此诗。郑玄笺云:“诸侯将朝,宣王以夜未央之时问夜早晚。美者,美其能自勤以政事;因以箴者,王有鸡人之官,凡国事为期,则告之以时。”但作者是什么人,各家之说不一。方玉润《诗经原始》以为“王者自警急于视朝”,为宣王所自作。然而方氏未列出充分的理由,故信之者少。按此诗应为宣王所作,根据有三条:第一,诗凡三章,从时间说由深夜渐向天明,而三章中俱言“庭燎之光”,则应是居于朝廷者所作;如系大臣
内侍皆不敢怠于事,诸侯公卿也谨于君臣大礼,严肃畏敬,及早入朝以待朝会;而宣王勤于政事
光有别:朝旦为煇,日中为光。”又《礼记-玉藻》:“揖私朝,煇如也;登车则有光。”说清早由家别大夫之时天尚不太亮,至登车时已大亮。则“有煇”指不太亮的光。这一则可与《庄子-逍遥游》中所说“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相证,二则可知火炬即将燃尽,故光不如前之明亮。此时来朝诸侯和天子俱抬头看旗。郑玄笺云:“上二章闻鸾声尔。今夜向明,我见其旗,是朝之时也。朝礼别色始入。”观旗而识别其封爵官位。
昧爽视朝,本为定例,但昏庸之君往往有名无实。宣王勤于朝政,纲纪严肃,上下振作,造成中兴气象,由此诗即可看出。诗中虽未用比兴,也无多形容,但其白描的手法既捕捉到最具特点的情景,也细微地反映出诗人的心理活动和当时心情,实近于天籁。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