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名句

中庸名句

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人莫知其子之恶。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