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九罭原文 翻译 赏析

《诗经: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

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

於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

於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

无使我心悲兮。

注释:

罭:音玉,一种捕鱼的细网。

2

译文:

渔网中的鱼竟是鳟和鲂。

我遇见的那个人,龙袍绣裤。

大雁随着小洲飞翔,公爷无处可归,

请你再住一宿。

大雁随着陆地飞翔,公爷一去不复来,

请你再住一宿。

携起龙袍,不要让公爷回去,

不要让我心忧。

赏析:

《九罭》劝阻一位王公贵族将归,而表达对他归去的担忧和悲伤。以九罭之鱼鳟鲂,表现主人和自谦。而以鸿飞遵渚,遵陆起兴,暗示主人的归去的危险,“无所”“不复”,最后一节直述心事,道出“心悲”的感情。

留什么客呢?“衮衣绣裳”,穿着华丽礼服的大官。衮衣,在周代是君王或上公才能穿的礼服,后来也泛指高级官员的礼服了。显然,诗的作者地位比较低,遇到高级官员来访,十分高兴,打鱼设宴招待,请这位高级官员多住几天,好好玩一玩,更多聚谈。周代风习,宴会上主人客人都唱歌表情述怀,《九罭》大概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

鲂鱼,是因为“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那位穿着礼服的高级官员来了。用细眼网捕鱼,志在必得,大小鱼不漏网。只点明“鳟鲂”,专取美味,不顾其余。一开始就把主人殷勤

“於女信宿”,请您再住一晚吧!挽留的诚意与巧妙的比喻结合,情见乎辞。

百姓挽留高级官员的方式:把高级官员的礼服留下来,表达诚恳的挽留。这种风习,到后代演变成“留靴”:硬把离任官员的靴子留下,表示实在不愿让他离去。当然,一旦成习俗,真情实意便减弱,甚至只成为一种形式了。最后一句“无使我心悲兮!”正面点出全诗感情核心:因高级官员离去而悲伤。至此,感情的积累到了坦率暴露的结局,这是前面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