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当一个好父母吗?
是什么力量使得孩子与父母如此相似?仅仅是生物性的遗传吗?还是亲子间互动的影响?孩子会继承我们的性格吗?孩子会重蹈我们命运的覆辙吗?当我们看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这种相似性时,当下最关心的焦点是,自己是否能当个好父母?
回顾童年:没有好父母,难当好父母
心理学家在灵长类身上做过“代养母亲”的实验。将幼小的猿猴与母亲分开,由绑有奶瓶及包裹着绒布的傀儡妈妈“养育”。虽然幼猴可以从绑有奶瓶的 “妈妈”那里得到充足的食物,也可以抱着“绒布妈妈”那儿获得身体上的接触和安慰,但是它得不到情感的沟通。这些小猴子长大后,在社会关系和性关系上都出现困难,同时,它们排斥自己的子女,拒绝喂养和爱抚,在养育方面有严重障碍。
关键词:养育
养育并不是一项智力活动,它是一种情感能力。一个人做父母的情感能力,和自己童年期如何被养育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第一抚养人,母亲的养育能力比父亲更为重要,好的母亲会对孩子的情感需要做出及时并适度的反应。
经典案例:黄药师、黄蓉、郭芙、郭襄、郭破虏
们每个人又都不是父母任何一方的单独复制。“幸运”的人,比如郭襄,秉承了父母双方的优点,既聪颖美貌,又忠厚醇和;而最不幸莫过于其姊郭芙,像父亲一样天资愚鲁,像母亲一样刁蛮任性(幸好她长得还不像她爸啊,查老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金大侠解释说,这是郭靖和黄蓉生了第一个孩子后,过于娇纵溺爱的后果。这固然是因素之一。但若戏说起来,不妨看看蓉儿的家史,可知这种结果的必然。黄蓉由父亲黄药师独自一人抚养长大。若说聪慧博学,金庸笔下当无出药师之右者。他不仅在武学上登峰造极,更精通奇门遁甲、医药数理,对音乐和文学也颇有造诣......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IQ奇高。但他避世索居,其邪僻亦是出了名。所以,虽然他爱女至深,却不难想象,他实际上缺乏温和适度表达和给予关爱的能力。
年幼的黄蓉,并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生活在一个充满恐惧的孤岛上!经年沉睡的母亲、喜怒无常的父亲、幽禁的怪老头儿、尽皆聋哑的仆从……难怪她年及豆蔻,因一点小事便离家出走。尽管她天资过人,但事实上她从未学会过养育。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黄蓉在养育郭芙时所碰到的困难。尽管她必定很疼爱女儿,但她很难成为一个温和敏感的母亲。幸而随着他们夫妇相伴时间的增长,她吸纳了丈夫的特点,中年的黄蓉虽然仍旧机敏过人并偶有心狠或多疑,但更多的是从容内敛、温存体贴。这时候“生而逢时”的郭襄和郭破虏姊弟,人格和情绪也都更和谐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