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中的六种失败家庭教育
父母教育和疼爱孩子,如果方式不当,有时可能会适得其反,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烦恼。很多学生对父母的管教还真的有不少想法,但碍于父母的权威不好当面说出。这里,不妨让我们听听这些孩子的心声吧!
误区一:别总跟别人孩子比
父母的用心可以理解,但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如果过分相互对比,刺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就会陷入自卑的深渊。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上进心,让他自己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更有效果。
误区二:不要处处显家长权威 严格要求孩子是对的,但应严中有爱,有时不妨在管束之前看看孩子是否真的累了或有心事,适当宽松、宽容一点,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效果会更好,强制太多,忽略了孩子的自尊,该做好的事都会变成应付。
误区三:和异性来往不要过于敏感 都是同学间的正常交往,父母不必那么敏感。应该信任孩子,用平常的态度对待,过多盘问会让孩子无所适从,甚至产生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心理障碍。
误区四:一次没考好不要太多埋怨 没考好,父母可以帮著分析一下原因,这时一句宽容、谅解的话真是“贵如金”啊,能给孩子更大的动力,而埋怨只能让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
误区五:家长不要任何事都包办 适当的提醒是必要的,但过于唠叨就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性,是对我们能力的低估,时间长了,也使孩子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能力不自信,感到自己永远都长不大。
误区六:不要对孩子期望太高 父母的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但过分的关爱会让孩子背负不起。
专家点评:善于了解自己孩子的父母是聪明的父母,沟通和理解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爱是宽容不是责难;爱是呵护不是伤害;爱是引导而非强制;爱更是尊重和信任。和孩子良好的沟通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爱的真谛是让孩子拥有健康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