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据报载,日前,武汉市发生一起中学生流血斗殴事件,警方调查发现,事件的起因竟然是两名斗殴者儿时的积怨。专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检察官认为,及早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类似的校园血案并非个别。在现实中,因一个小口角、一个小误会,有的孩子就会一时冲动而导致犯罪。这种突发性犯罪行为被称为“激情犯罪”。据统计,这类犯罪已占我国一般刑事案件的三分之一,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当下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据专家介绍,“激情犯罪”心理因素是主要动因。青少年处在“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不少孩子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善于用理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面对压力往往不能适应,遇到矛盾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加之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难以正确理解和判断,故而很容易因一念之差而采取过激行动。由此可见,遏制青少年“激情犯罪”,必须从预防和矫正他们的不健康心理做起。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激情犯罪”也是一样。虽然“激情犯罪”常常是突发的,但并非不可捉摸,从犯罪成因分析,其犯罪意识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可以提前发现和预测的,只要细心观察和高度警惕,“激情犯罪”大多可以预防。预防的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人文关怀,使青少年学会通过正当渠道宣泄和化解负面情绪,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激情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不懈努力。首先,要建立家庭防范机制,为其健康成长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建立学校防范机制,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自控能力;再次,要建立社会防范机制,净化青少年学习生活的社会环境。另外,还要建立司法防范机制,构建和谐的帮教环境,积极有效地做好预警教育和感化挽救工作。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只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预防长效机制,就能防患未然,有效减少青少年“激情犯罪”案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