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家长放下架子和孩子交流
小儿掐架,胜者常问一句很俗套的话——服不服?失败者多半会被迫翻着白眼:“服了,服了。”话虽如此,很多被压迫者却是口不应心。高压之下岂能真服?
其实,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的家长笃信棍棒之下出孝子,每当孩子不听话或者做错事时,就严厉地训斥孩子,甚至暴打一顿。笔者有位朋友,可以说是棍棒之下长大的。多年过去了,虽然现在也知道父亲打他是为了他好,但一回想起那段经历,心里总觉得疙疙瘩瘩的。他回忆说:“当时我的抵触情绪很强烈,父亲越打我,我越不服。”
曾经看过央视《半边天》一期节目,介绍的是成都市体育总局专职游泳教练徐小维和她的学生之间的感人故事。故事中有个被所有的成人认为不可救药的男孩儿,他初见徐小维时满腔敌意。徐小维心平气和地对“小刺头”说:“别人都在看卡通书,你却在这儿练游泳,你比他们强。”孩子眼睛一亮,徐小维知道有切入点了。慢慢了解才知道,以前很多成人伤害过他,他才这么仇视成人。她掌握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后,对症下药,尊重他,与他平等对话。后来,这个孩子考上成都最好的高中,并当上学生会主席。多年后,考上飞行学院的孩子说: “我感念成长过程中徐小维教练给我那句肯定的话,让我成了不一样的人。”
由此可见,俯下身与孩子平等交流非常重要。俯下身,就是放下架子。俯下身,孩子会把你当做他的朋友,会对你敞开心扉。高高在上,只会让孩子感到一种无形的威压,会产生一种距离感。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虽然经年之后孩子会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但不可回避的是,这种方式只能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