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疾影响校园安全

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来临之时,部分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与一些校园意外事故相比,由学生心理疾患引发的事件更加不容忽视。随着学生心理疾病的增多,这已经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比如:有的家长眼里的乖孩子因为受不了父母的唠叨突然离家出走;有的学习认真成绩优秀的三好学生因为一次测验成绩下降就自杀。专家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增大、单亲家庭增多的今天,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的心理安全已经不容忽视。

有关人士认为,几种学生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是成绩向来优秀、深得老师宠爱的或成绩特别差、常遭批评歧视的学生;二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的或说话狂妄、目空一切的学生;三是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或特别富裕的学生或高干子弟;四是父母感情长期不和甚至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学生;五是身体有缺陷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心理上又很在意,就有可能走向极端,引起心理不平衡,天长日久而成疾病。这些学生需要老师和家长及时加以疏导,帮助他们端正认识。

专家认为,由于学生心理问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中学时期的青少年自我意识明显发展,不易与人沟通等原因,学生心理疾患不易被发现,也给校园安全埋下了隐患,容易发生校园暴力、自伤等不良事件,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