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无理取闹呢
案例:
3岁儿童 “发疯”了?
人物:强强(化名)
年龄:3岁
这两天,3岁的强强像个“马蜂窝”,平时做得开开心心的事情,如打球、洗澡、看碟,都会是莫名其妙地引起他的一阵叽里呱啦的吵闹。
这不,本来和爸爸开开心心的打球,突然停住,非要敲开妈妈的书房门,要看《三只小猪》的Flash,说好只看两遍,看完了还嚷着要看DVD,无奈之下爸爸、妈妈施以各种诱惑,但得到的都是干脆的一句“不行”。而强强常因为一些事情不满而跺脚、大哭,有时甚至躺在地上、拳打脚踢,全家人对此头痛不已。
专家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随你摆弄、亲吻的宝宝有了自己的行动能力和“主见”,不该摸的要去摸一下,不该碰的要去碰一下,家里时刻充满着孩子不顺心、不合意的“噪声”,但很多家长却不以为然。
孩子2岁后,随着运动和语言能力的增强,他的心理负荷也逐渐增多。广东省中医院儿科教授袁美凤表示:首先,亲子相处时间的减少,也就意味着拥抱和爱抚的减少,所以孩子一有机会就想粘在父母身边,可能还会出现更重的依恋情绪。他认为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让妈妈陪他一起玩耍。其次,在许多家庭里的孩子会说话后,亲子交流方式大多是语言方式。其实对于孩子而言,身体的需要和动作的思维往往先于语言的速度。所以,当你慢慢跟他讲道理时,他可能获取的唯一信号只是“你不满足我的需求”,一着急他就开始“无理取闹”了。为此,在面对无理取闹的孩子时,家长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交流的技巧。
如何避免孩子无理取闹呢?
1、尽量不要让孩子太累,要按照固定的作息时间睡觉、玩耍。
2、按时吃饭、定时喝水,特别是带孩子外出时,要带他喜欢吃的东西。
3、如果孩子生病了或是感觉不舒服一定要陪着他。
4、可适当满足孩子的愿望,当然有些时候还是要说“不可以”。
专家建议
“孩子长大了,但却变得越来越无理取闹了?”不少孩子家长如此抱怨着。专家说,当孩子从不懂事的宝宝逐渐长大,他自己开始有了“主见”,当父母逐渐减少和他们身体上的接触时,他们会以无理取闹等方式引起人注意。只要父母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不盲目满足他们的要求,学会适时的说“不”,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不会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