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光小时候读书的故事 李四光是农村中一位穷教书先生的儿子。 他的祖父母更穷。他们是蒙古族,不知道是由于什么原因,在清朝光绪年间,沿途乞讨,流落到湖北黄冈的回龙山旁。 回龙山,蜿蜒起伏,气象不凡。人们传说回龙山原有九条龙蛰伏在这里,后来都乘着云雨回到龙宫去了,独有那第九条小龙,舍不得这个地方,又返了回来,后来变成回龙山。它确实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李四光的祖父看到这个去处靠山有水,不愿再四处流浪,就带着妻儿在一座破庙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让自己低到尘埃里 作者:唐宝民 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是清咸丰年间的状元,历任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等职,权高位重、名震朝野,但这样一位身居要职的当朝一品大臣,却行事低调、不事张扬,在与人相处时,总是把自己放到最低处,总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因而赢得了大家的敬重。 1899年12月16日,孙家鼐回老家(安徽寿州)探亲。皇帝的老师、内阁大学士、吏部尚书要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知州魏绍殷、总兵郭宝昌决定以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名人苦读趣事 名人苦读趣事 “天才出于勤奋。”许多文学家、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就是从小刻苦读书。请看鲁迅和王亚南苦读的趣事。 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谁的成长不是惊心动魄的 作者:邱晨辉 中考成绩公布,很快,白岩松就知道自己儿子的成绩,“是个高分”。 白岩松松了一口气,不仅因为儿子“考得好”,更在于“没考得太好”。中考前,他和孩子开过一个玩笑,“你要是考上了北京最好的高中,我跟你急,你要是考了第一,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从倒数第二到高考第八的逆袭 白岩松小时候对成绩并不是“很在意”,中考时,他只比当时的重点高中录取线高出一分。 就在中考的前几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吴敏霞:坚持换来“水样年华” 2011年7月23日,25岁的上海姑娘在自己的家门口笑傲女子3米板的比赛,赢得自己的世锦赛首枚个人金牌。从10年前的日本福冈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女孩到如今中国跳水队的大姐,吴敏霞终于摆脱了师姐郭晶晶的影子,迎来了属于她自己的跳水时代。 完成了自我超越之后,面对过去十年,她只是淡淡地说:“一切坚持都是值得的。” “我是队中年纪最大的运动员,大家叫我‘霞姐’,无论训练还是生活中,我都需要做好这个榜样。”吴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胡适的“不苟且” 胡适的“不苟且” 作者:张冠生 胡适的宽厚能容是出了名的。他主张“宽容比自由还重要”,亦知亦行,一生如此。但在学术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守着“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立场,对欠缺证据的说法寸步不让,以维护心中的学术尊严。 罗尔纲是胡适的门生。1936年夏,罗在《中央日报?史学副刊》发表《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该文引申清人管同、郭嵩焘的话作为论断依据。胡适读了该文,非常生气,即写信给罗说:“这种文章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文必正吟诗献字 文必正吟诗献字 文必正是明朝洛阳有名的才子。由于爱慕天官霍荣之女,文必正假意卖身投靠到霍府,伺机会见霍小姐。 有一天,文必正有意在霍荣面前显露自己的才华。他对霍荣说:“大人的厅堂陈设华丽,阔绰无比。但依小人看,似乎美中不足,还缺少一物。” 霍荣听后暗想:我这厅堂之上,古董文物,价值连城;字画条幅,应有尽有。还缺少什么呢?便问道:“你说老夫这厅堂上还缺少何物?”文必正答道:“一个字。大人,您这厅堂前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人生马拉松,蒙眼往前冲 人生马拉松,蒙眼往前冲 作者:[日]村上春树 1996年6月23日,我报名参加了在日本北海道佐吕间湖畔举行的超级马拉松大赛,全程100公里。清晨5点,我踌躇满志地站在了起跑线上。比赛的前半段是从起点到55公里休息站间的路程。没什么好说的,我只是安静地向前跑、跑、跑,感觉和每周例行的锻炼一样。到达55公里休息站后,我换了身干净衣服,吃了些妻子准备的点心。这时我发现双脚有些肿胀,于是赶紧换上一双大半号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邹忌借琴说治国 邹忌借琴说治国 作者:赵元波 战国时期,齐威王听说邹忌是一个善于弹琴的人,就把他安排在右厢房住下. 这天,齐威王公务之余弹起了琴,只见邹忌推门而入说:“大王的琴弹得好呀!”齐威王对邹忌的闯入有点不悦,说:“你还没有仔细观察,怎么就能武断地说我弹得好呢?”邹忌说:“我略懂乐理,大弦宽和温柔,是做国君的气势;小弦清廉不乱,是做臣子的行为;乐调时而深沉,时而舒缓,互不妨碍,就像大王你治理国家一样,松弛有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匡衡的故事 匡衡的故事 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 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爱迪生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林肯最幽默的美国总统 林肯是美国历任总统中最具幽默感的一位。 早在读书时,有一次考试,老师问他:“你愿意答一道难题,还是两道容易的题目?”林肯很有把握地答:“答一道难题吧。”“那你回答,鸡蛋是怎么来的?”“鸡生的。”老师又问:“那鸡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老师,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林肯微笑着说。 一次,林肯步行到城里去。一辆汽车从他身后开来时,他扬手让车停下来,对司机说:“能不能替我把这件大衣捎到城里去?”“当然可以,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用余热温暖苗寨的孩子 丈夫朱敏才今年72岁,1965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商务部工作,后在坦桑尼亚、尼泊尔等国大使馆做外交官,直至退休;妻子孙丽娜今年60岁,是北京一所小学的退休英语教师。 2005年初,两位老人在看电视时,看到贵州山区的一所学校只有一名老师,上课时老师还要背着孩子。看完节目,老两口决定去贵州山村支教。 当年8月,老两口来到贵州开始了支教之路,他们专门选择最偏远、教师最稀缺的小学。 尖山苗寨小学,是支教中让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安徒生的故事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住在富恩岛上的一个叫奥塞登的小城镇上,那里住着不少贵族和地主,而安徒生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祖母有时还要去讨饭来补贴家用。那些贵族地主们生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都不允许自己家的孩子与安徒生一块儿玩。 父亲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是一点也没有在孩子的面前表露,反而十分轻松地对安徒生说:“孩子,别人不跟你玩,爸爸来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够简陋了,只有一间小屋子,破凳烂床把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天使在成长 天使在成长 作者:佟才录 她虽年仅18岁,却已经做了11年慈善,头上顶着“感动长沙十佳少年”“全国美德少年”“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中国好人”等多项光环,被称为“慈善天使”。她就是湖南省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大一新生王达佳。 王达佳与慈善、公益结缘可以追溯到她7岁时。那年,父亲和母亲带她去长沙市五一大道过平安夜。在街上,王达佳看到一个卖玫瑰的小女孩,她仰头对爸爸妈妈说:“那个小姐姐穿得那么少,多冷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聪明 爱因斯坦(1879—1955),出生于德国,父母为犹太人,后加入美国籍。他创立了相对论,是现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科学体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他在童年时期,却是很不起眼。除了老师发现他拥有数学天才之外,他是一个迟钝、害羞、落后的小孩,老师认为他是个累赘,父母也认为 他是一个低能儿。他仅有的数学才能,也常被人否定。有一次,爱因斯坦到一个车站去买车票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潘石屹的“让”和“少” 潘石屹的“让”和“少” 著名房地产大亨潘石屹在事业上,不断开拓进取,蒸蒸日上,令人叹为观止。在孩子的教育上,他也有一整套的理论和实践,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他的这一独特理论和实践,使孩子得到很好的教育和成长。人们从他对孩子的教育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教育孩子,也是一门技术活。潘石屹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潘石屹有两个孩子,分别取名潘让和潘少。说到这两个孩子的名字,潘石屹说,我的意思就是要让孩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一份盟约,一生坚守 一份盟约,一生坚守 作者:柳杨军 1928年,弘一大师50整寿。为了恭贺恩师寿诞,31岁的丰子恺别出心裁地想了一个主意,画50幅画组成《护生画集》,请恩师在每一页上题字。师生共同完成画集之后,他又对恩师说,自己还要画《护生画集》第二集,那将是60幅作品,祝贺恩师的60整寿;然后,每十年增加一集,第三集70幅,祝贺恩师70大寿;第四集80幅,祝贺恩师80大寿;第五集90幅,祝贺恩师90高寿;第六集是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我叫刘震云 我叫刘震云 作者:乐悦 琐碎的《一地鸡毛》,诡谲的《故乡面和花朵》,惹火的《甲方乙方》、《手机》、《一句顶一万句》……似乎刘震云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在文坛、影坛刮起一阵旋风。他甚至还在贺岁剧《桃花运》中客串了一把,据说还将成为葛优的“接班人”。没办法,谁让他这么火呢? “疯”友启蒙老妈放话 刘震云从15岁开始写作,那是1974年,他刚当兵。 那个年代农村孩子没什么出路,整天在家里吃高粱面,苦,因此当兵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 名人故事 2020-05-27 h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