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后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 璐璐本来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如果活着的话,她也该考大学了。她曾经是一所重点中学的文艺部长,爱唱歌,爱跳舞,爱画画,喜欢表演,喜欢写作。她的体育成绩也很好,尤其是跳远。可是,这样一个女孩子却自杀了!原因是她上了高中以后,觉得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她对爸爸妈妈说,在课堂上,老师讲课她听不进去,总觉得自己“大脑一片空白”。但是,父母却批评她“准是胡思乱想&r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我们到底应该教孩子什么? 我们这些父母,在意自己孩子太多的东西。恨不得什么都教给他们让他们学会。问题是,哪些东西是该教给孩子的,好像不少人更看重的就是学习和智力发展,把知识灌输出去然后检查孩子,如果他们知道了就算学会了家长就放心了,然后开始下一个回合的灌输-检查。 在教美美的时候,我也很困惑。说实话,有不少专家的观点,在事隔一段时间后经常是矛盾的。比如识字,比如古诗,比如绘画…… 仔细想想,其实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应对育儿突发事件 婴幼儿食品用品的安全、平时的感冒发烧、跌打损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任何一点不顺利,都会引起家长们的不安,有时这种不安甚至会成为伤害亲子双方的心理问题。如何应对育儿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呢?深圳市早期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儿童文学作家黄绎霖认为,应对突发事件,家长应该做到“打好预防针”并且“遇事乐观不慌乱”,才是正确的解决之道。 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双职父母面对的挑战 双职父母既要出外工作,又要照顾家庭,在平衡这两种角色之间,偶尔会顾此失彼。了解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挑战,分享迎接挑战的建议,能让父母们更有效、更积极地担起亲、职角色。 双职父母面对的挑战 1、工作和家庭不协调: 双职父母许多时会遇到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失调。例如承诺了孩子一起外出活动或参加学校聚会,但因公事缠身或突发出差而未能兑现;又例如孩子生病或家中发生小意外,父母便要把工作暂且搁置。在这种顾此失彼的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如何训练孩子决策能力 儿童到了三岁左右,大脑的生理发育开始趋于成熟,大脑皮质细胞分化基本完成,这就使幼儿具备了感受 “自我”和“自我存在’的心理基础,形成了强烈的独立行动的意愿。这时的孩子就已经开始了决策,例如选择谁做自己的玩伴,选择怎样的玩耍方式,是否参加某一游戏,是否愿意充当游戏中的某一角色等等。 儿童早期的决策能力训练主要是培养其独立性。孩子的事由孩子自己思考、自己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千般呵护,不如自护 成人的过分溺爱,使得孩子的自护能力趋于下降。虽然教师和父母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们,但意外事故仍然不断发生,这不能不引起父母、社会和幼教工作者的关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千般呵护,不如自护”。为此,我们就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 幼儿的意外事故,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人们没有事先估计到或难以预料的偶发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宝宝闹脾气不要一直哄 孩子到了蹒跚学步的年龄,通常就不像婴儿时期那么容易被“摆布”了,他会突然大发脾气,甚至做出一些让人恼火的举动。面对这些,美国梅奥诊所的专家给父母们指出了对策。 1.了解孩子的极限。有时候孩子发脾气是因为他不能理解,或者无法做到家长的要求,如若强求,自然会引起反感。 2.细心发现孩子发脾气的特定诱因。比如,孩子一到超市就闹脾气,那下次就不要带他去了。 3.请孩子做事,而不是命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青少年患上社交恐惧症怎么办 杨永龙老师: 您好!我觉得自己活得好累,青少年很多的心理问题我都遇到,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好好过正常的生活了。 首先,我有好严重的洁癖。我不敢接近身边的人,怕弄脏手,以至不能和别人玩到亲密,怕接近后我会疯狂的洗手,还不碰自己的任何东西,怕弄脏。最严重的就是,我很不敢正视别人的眼睛啊!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就更加的害怕。以前高一还不怎么样,现在高二严重到连老师、亲人、大人不敢正视他们的眼睛,弄得大家好尴尬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专家建议家长重视生活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课堂,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已经成为许多年轻家长的共识。 马羚老师原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幼儿教育研究室主任,退休后被聘为北京红黄蓝儿童潜能教育娱乐有限公司顾问。她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基础不在于拥有多么渊博的知识,而在于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马羚介绍,亲子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生活教育,目的就是把好的方法交给家长,把好的前程送给孩子。红黄蓝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设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软弱宝宝的强大训练法 大家都说培培特别省心、好带,可培培妈有一点很揪心:培培在外面总是受欺负。两岁半就上幼儿园的培培每天回家后都忧心忡忡地说,哪个小朋友打他了,哪个小朋友推他了。妈妈开始时将信将疑,后来特意到幼儿园去了一趟,发现问题:培培一个人嘟着嘴,一声不响抱着一个玩具,别的小朋友却三五个的在一起玩游戏。不一会儿,一个壮实的男孩子向培培走过去。妈妈起初以为他要和培培一起玩,紧接着看到的一幕让人揪心:培培一言不发,默默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最想要得到的十种东西 现在父母可以送给孩子的物质选择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并不只是物质,还需要: 第一件 爸爸妈妈的爱 这一件礼物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是太简单的礼物,因为,没有一个家长是不爱自己的孩子的。可是,孩子们要的爱,不是家长们取代一切的疼爱,不是一切都百依百顺的溺爱,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中心的宠爱,不是拼命搞智力投资的“关爱”。孩子们要家长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还要家长给他们完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爱情里要把性排在第几位? 其实我本来是无神论兼唯物主义的坚强拥趸,然而随着反思或多或少经历或遇见的一点事情,却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的确有人或物件掌管世间所谓公平与平衡。几十或几千年后,这或许可以用相对论、能量转换原理或其它什么原理进行一番物理学方面的诠释,不过现在,咱只能说这是自然规律,不以你接不接受为转移。 比如一个人再倒霉也不至于屋漏偏逢连阴雨,除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之级别的刻意考验。而一个事事顺心的人总会遇到点格外不遂心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父母错误观念造就“小胖墩” 错误观念一:小时候胖没关系,大了长高后体重就会正常 “小时候胖不是胖”,不少年轻父母认为,养一个胖胖的孩子,自己脸上才光采。 可是体重管理专家指出,家长的这种态度往往使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的肥胖或轻度肥胖得不到控制,而一旦发展成青春期肥胖或重度肥胖时再想减就很困难了。 父母应该这样做: ·父母至少每半年要为孩子量一次身高、体重,同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核对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孩子写作业咋能不磨蹭 孩子做作业总是心不在焉怎么办?近日,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不能安心做作业,有的孩子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 为了改变孩子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有的家长坐在孩子旁边加以监督,有的家长用物质诱惑,更有甚者采用体罚手段,可这一切效果都不好。 家庭教育指导师周莉认为,这就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而不能方法粗暴急于求成。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要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儿子作弊 儿子读小学二年级时,成绩在班里倒数第一,还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大王。我和妻子急得没办法。 不久,刚好小姨子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找工作,住在我家,就顺便给儿子补课。 不知小姨子用的什么办法,调皮捣蛋的儿子一下子很听她的话。每天早上很早就起床上学;放学后又在小姨子的指导下温习功课,有时还温习到很晚。 转眼到了期末考试。这天晚上,儿子紧张地对他小姨说:“我有点怕,怕考不好。” 小姨子说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怎样做,孩子才拿我当朋友? 上初中后,孩子进入青春期,进入心理上与父母的分离期,也就是“第二断乳期”。这个时期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异性的吸引与对同伴的认同,这个时期的孩子与他人交往互动的注意力由与父母互动转换到与异性和同伴交往。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吸引力,并经常与同伴谈论异性和感兴趣的话题,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将与父母交往的方式运用其中,并不断学会如何与不同的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对父母的一些老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强迫症案例-不爱洗澡的男孩 因为和伙伴吵架受到了家长的打骂,16岁男孩赵可(化名)突然变得焦躁不安,每天要换六七次内裤、洗几十遍手。“他每天不停地洗手、换内裤,但其他什么事情都不干,他都半年不洗澡不换袜子了,这可怎么办?”赵可的妈妈冯女士着急地说。 被朋友冤枉偷书打了起来 赵可今年16岁,家住曙光路附近。从小他就比较内向,对事情比较敏感,学习成绩一直很好。2005年夏天,赵可和院子里的伙伴一起玩,一个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 儿子班里的几个小男孩,有一个说要小便,另外几个肯定跟着,他们会利用自己的生理特点,尿出乐子来。有一次,儿子还对我说:“女孩不行,她们没有小鸡鸡!” 如果提这个问题的是你的宝贝女儿,还要让她知道,这个世界就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 两三岁的时候,孩子会因为发现了男女之间的不同而好奇,你可以用“男孩和女孩就是不一样”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别让陪读削弱孩子创造力 “要消除陪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家长和老师必须形成一种共识,从全面育人的视野出发,调整心态,讲究方法,使孩子从过分依赖中解放出来,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绿灯’。”这是一位小学特级校长来电中的见解。 不要让陪读成为“终身拐杖” 现在不少家长的陪读偏重于治标,而且基本上是重复老师在课堂上教的内容。不仅如此,有不少孩子因为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
影响孩子成长的“十条慢性毒药” 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及其人格的熏陶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把培植健全人格当作家庭教育的中心,重视和加强对孩子进行良好道德的培养,戒除掉家庭教育中的会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从而有效地建构儿童的健全人格。 下面就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十戒”,为保证孩子能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家长们不可不看呦!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这么这样笨啊!”或者&ldqu 儿童心理 2020-06-05 hisen